第186章(2/3)
皱了皱眉头,想要说些什么。
下一瞬,贵妃的话语透过屏风传来,“陛下还请在帘后稍候。
”
珠帘不隔绝声音,让皇帝入珠帘后等待,只是表明此事不愿让陛下掺和进来。
皇帝沉默了一瞬,便乖乖入了帘后。
正好,他也有话要责问宫女——明知贵妃身体不适,还熏这么浓郁的花香做什么?
有宫女为陈允渡奉茶,茶水清冽,虽然孤品仙茗,却别有一番滋味。
陈允渡端起茶轻嗅,却没有喝,保持着这个姿势,他道:“娘娘与臣所想不同。
”
贵妃似乎笑了笑,她说:“吾知晓外界如何判吾,但吾不在意。
”
早在庆历末年起,直至如今皇祐年间,贵妃都是当之无愧的盛宠第一人,对于外界的风声,自然有所了解。
她说不在意,并非强颜欢笑,而是真的不在意。
“于吾而言,此间惟陛下与张家最要紧。
史官工笔于吾并非嘉奖,谏官冷语于吾并非冷箭。
”贵妃说,“吾出身不好,少时读的书不多,后来遇见陛下,是他教吾。
可惜吾并非好学生,习不得陛下万千分之一。
”
“娘娘谦虚。
”陈允渡耐心地倾听。
她今日的精神难得很好,笑着分享自己与君王的相识。
陈允渡自然不会故意打断,而一旁的皇帝训了宫女几句后,便安静了下来,静静听着另一个视角的故事、那段她从前不愿谈及的故事。
“未得陛下封赏前,吾父宫廷乐工出身,虽出入宫闱,只一介贱籍,母亲是章惠太后宫中的侍女,八岁之前,家中虽然辛苦,但父母在,吾心有安处。
八岁后,父亲亡故,吾被送入宫中为宫女,依旧是伺候章惠太后。
后来章惠太后薨,吾被遣散,又五年,应召为皇后侍女。
这期间,吾遇见一人,被封为‘清河郡君’。
”
这一人是谁,不言而喻。
陈允渡没有说话,正好,贵妃也不需要他人的点评。
她微笑着,像是短暂怀念自己最美好的少年时光。
“久闻陈大人晓诗词音律,吾作一首诗,请听之。
”
陈允渡:“诗词浅疏,承蒙娘娘不弃,愿闻其详。
”
“深殿暮春锁烟柳,玉阶风拂袖。
教坊旧曲误低眸,惊鸿影碎,金瓯堕琼玖。
忽闻盏裂声清透,天子回鸾首。
一霎天光,照彻卑寒久。
”
皇帝哑然良久,他从未听过。
此诗套用《醉花阴》,字字缩略,字字意象,皆指代二人初遇时她失手打翻茶水引起的不解之缘。
卑寒久……原来她也会垂伤自己的身世吗?
陈允渡能从她的词作中知道初遇,却并不能体会两人情感的流转,略顿后,他道:“似乎缺了一句。
”
“是,缺了一句。
大抵总是要一处缺憾,才能得吾心中圆满。
”贵妃点了点头,本以为这首词作只会湮没自己心中,没想到还能有说出来这一日,她笑着说,“今日与陈大人讲话,吾很轻松。
陈大人,你可以说你的事了。
”
陈允渡的耐心得到了回报,搜集的罪证都是至关重要之物,他时刻带在身上,闻言,立刻从袖袍中拿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一沓纸卷递给旁边侍女,“请呈给娘娘。
”
皇帝刚从词作中回神,陡然听到这一句,心跳瞬间加快。
仿佛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