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3/3)
瞧她便有此才。
”
李春花听到宋显这番话,激动地流下泪水。
原来皇帝和永王殿下这般安排,早就深思熟虑过了,便是要任由她在苕云郡施展拳脚。
这几日她之所以畏手畏脚,没敢动手,便是担心自己将江湖之气带进了官场,杀戮太过,败坏了皇帝和永王殿下的名声。
没想到是自己多虑了,在作茧自缚。
“谢陛下指点,臣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望。
”
李春花暗中吐出一口浊气,顿时觉得心中畅快了。
手太痒了,接下来到她挥大斧头的时候了。
“这正堂留着不拆挺好,不妨就开放给百姓们看。
回头处置酷吏的时候,就在这行刑。
让他们的血,来祭奠这些枉死的枯骨。
”
李春花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十分赞同这个好主意。
宋显接着告诉李春花,治理地方不能仅靠仁慈,要先礼后兵,外儒内法。
“掌握人性的弱点,利用他们,管好他们,让他们为你所用。
”
李春花惊讶:“原来是这样,我以为……”
后半句话李春花没敢说。
宋显却懂了,接话道:“你以为我仁慈软弱,也会让你得饶人处且饶人?”
李春花点头,随即请罪道歉。
“我仁慈软弱是因为我身边已经有三把锋利的刀了。
凡事物极必反,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并济才是王道。
”
李春花醍醐灌顶,怔愣很久。
她感觉自己今天仿佛认识了一个崭新的宋显。
她以前她认识的宋显,跟今天她所见到的完全不一样。
这一刻,李春花才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大江国的皇帝竟是一位深藏不露之人。
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她居然一点都没看出来。
不只她,这世上恐怕还有很多人都被宋显伪装的样子给骗了,以为他只是个靠儿子登上帝位的懦弱无能之人。
对于抱着这种想法的敌人,李春花只能送他们一句话:自求多福吧。
李春花接下来对于如何整肃吏治、选拔人才,向宋显请教了一番。
宋显给李春花提出了很多好建议。
比如,如何建立监察机制,彻查郡衙僚属,锁定腐败。
如何利用公开审理大案要案,来获得民心。
如何广开渠道,建立公平竞争和实践检验的选拔机制。
宋显的每一个建议都让李春花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同时,也一步步加深了李春花对新皇宋显的深深敬佩之意。
晚饭时,李春华亲自下厨,给宋显和宋陆远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蟹鱼羹。
便是将季花鱼与蟹肉烹饪成羹,鱼肉雪白轻薄,蟹肉鲜嫩,蟹黄甘香,烩成羹后鲜美滑嫩,入口即化,让人欲罢不能。
这蟹鱼羹的美妙,恰如人生中的美好时刻,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甚至刚结束便开始想念。
宋陆远吃得太饱,打了嗝。
饭后,他问李春花有没有人手,他想带人去围追闻测。
李春花:“当然有,我这就去安排。
”
“不必,你且回去吧。
”
宋显打断了二人的谈话,打发走了李春花。
宋陆远十分不解:“阿爹打算放过闻测?”
“她如今正需要人手立威,你把她得用的人手都带走了,她怎么办?至于闻测……”宋显语气笃定,“你抓不到。
”
宋陆远不解,还没尝试,为什么就说他抓不到?
宋显在宋陆远走后,才从袖袋中拿出竹笛,以及一本写着驭兽术的泛黄旧书。
宋显坐在床边,把装着火光兽的笼子就放在床上。
他一边看书,一边观察火光……
宋陆远吃撑了,就去花园里闲逛,正好碰见徐英,他乐呵地上前打招呼。
徐英在凉亭内坐了下来,请宋陆远品尝她做的定胜糕。
“跟陛下学的,味道如何,有几分像?”
“很像了,几乎分不出区别。
”宋陆远立刻夸赞道。
徐英忍不住笑:“知道殿下哄我呢,但也很开心。
我做了十多遍了,不知道为什么味道总是差一点。
”
“阿爹的手艺别人模仿不来,做菜就是这样,一个人做菜一种味道。
”
徐英点头表示赞同。
宋陆远继续兴致勃勃吃定胜糕,完全忘了他闲逛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食。
徐英等了片刻后,看看左右,悄声问宋陆远:“殿下有没有觉得,陛下跟从前好像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