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62章双章合一(2/3)
王府的骑射师傅,再有新安侯府和定北侯府都有兵书那些,他且上门讨教,此番还真的中了。
舍娘恭喜黄氏:“真是恭喜嫂嫂了。
”
黄氏的爹已经调到北京国子监了,原本以为女婿好读书的,没想到考了武举,到底裴家富而知礼,自己女儿日子殷实倒也不说什么了。
“你哥哥还要考武进士呢,如今只在家里熟读兵书。
”黄氏笑着。
众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舍娘又和她娘说起章世钧的亲事:“这事儿您知道吗?”
庾氏道:“这我倒是没听说,不过,他俩个倒合适。
”
自从汪真珠回家之后,庾氏对她的好评也就更多了。
忽然听丽娘道:“这事儿也不稀奇,我知道晋王继妃选的谁呢?”
“啊?”舍娘看向她,还有些诧异,都不知道丽娘怎么知晓的。
听丽娘道:“晋王继妃选的是赵子爵的女儿,她们家就住我们家隔壁。
”
舍娘掩唇:“那赵姑娘是不是喜欢梳高髻的那位?”
丽娘点头就是她。
人多的时候丽娘不好发挥,等众人都听戏看孩子去的时候,她就和舍娘说起了小话:“你知道么?那赵姑娘可是个厉害人,她就是面上看着老实。
”
怎么个厉害法,舍娘是有所耳闻,据说她通医术,嫁到人家家里数年,举凡妾侍通房有孕,都会无缘无故的流掉,且城府很深。
记得舍娘宫中患病时,请民间女医过来,还请过她。
有个这样的人入了晋王府,她还是真为晋王子嗣堪忧。
当然,也轮不到她堪忧,因为太子骑射时摔下马来摔死了。
舍娘听了,也没心思在新安侯府吃酒,遂先回去了。
要知道李琚之所以备受礼遇,也有太子伴读这个身份,乍然,太子过世,二皇子还不足周岁,天下该何去何从?
回去时,李琚已经不在府里了,舍娘先去了庆王妃那里。
庆王妃倒是慈爱道:“你先和阿衡回去吧,我等你父王回来。
”
李琚此时简直觉得命运弄人,他准备了半天的奎宁没派上用场,皇上好好活着,太子却没了,人生太无常了。
重生兴许只是提前知道天机,但天机也是随时在改变,他再也不按照经验去行事了。
皇上皇后悲痛不已,尽管太子的葬礼办的十分盛大,但是人却回不来了,皇后是在太子三七之日死的,死在时候水米不进了,太子才成婚不久,也没有孩子,她是半点希望也没有了。
但是这么一死才是真的什么都没了。
舍娘等人进去哭丧,又要安慰太子妃,还有家里的许多事情,庆王妃和舍娘都瘦了一圈,尤其是舍娘年轻,自然家里家外都是她,老太妃那里还要去请安,故而事情更多,也幸而是她,才能熬下来。
晚上巡夜后,李琚等她梳洗玩,背着她到床上,搂着她道:“你看看你愈发瘦了。
”
“还好吧,不仅仅是我,就是母妃也瘦了,还有你,眼圈愈发青黑了。
”舍娘看着他也心疼,太子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还要时常在宫里走动,很是不易。
李琚走到床上,又把她放下来:“你知道吗?太子这样猝然去世,是我没有想到,我隐约听得一点风声,可能是徐妃做的。
”
“这话可不能乱说,她一个后宫妃嫔怎么能害到太子呢?现下风声鹤唳呢,这样的话,你千万别说了。
”舍年很谨慎。
前世深宫的经验,让她对所谓的祸从口出深有体会,能不说出来的话,那就别说。
李琚笑道:“我知道,只是帐子里和你说说罢了,在外面我谁也不说。
”
“你信任我是极好的,其实这就是摆明的事情,徐妃那么受宠,可是有了太子在,她们母子总是屈居人下。
”舍娘想都能想到,这些都是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李琚皱眉:“但太子也太没成算了?”
“这是谁都算不到的,就比方说咱们家里,如今是母妃管家,我协理管家,这还都是自己人。
我们俩尚且还有打盹的时候,说实话,我现在离开一会儿,都怕阿衡出事。
”舍娘也隐隐担心。
李琚睁大双眼,又想起他作为少宗正,也判过宗室不少案子,忍不住道:“也是。
”
见他这样,舍娘笑道:“但是你也别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咱们平日留心些就好。
”
等皇太子下葬之后,京中恢复平静,也因为此事,阿衡的周岁宴都没办。
舍娘只在自家的案桌上摆了些物件,让他挑了挑,李琚难免觉得很是委屈儿子。
舍娘倒是不在意,还道:“这样更清净呢。
”
只有阿衡选了一柄长剑,看着李琚还要他抱,李琚很疼儿子:“才一岁就要舞剑啊,等你再大点,爹就带你出去玩儿,好不好?”
“好。
”阿衡已经会简单的说一些话了。
有孩子在,舍娘觉得和李琚的关系亲近更多,更能让对方走近自己心里,他其实脾气算不得很好,可是会陪着孩子玩闹,不管孩子怎么样,他都很少生气,这一点莫说是宗室皇亲,就是普通男子也很难做到。
有的男人仿佛养育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孩子好了,就是他们的功劳,孩子若不好了,仿佛就是当娘的问题。
不知不觉嫁过来快两年了,日子倒是过的真快!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很少有自己的功夫,一年到头都被四时八节都分走了。
虽说阿衡周岁未请宾客,但庾氏还是拿了一套项圈、手镯、脚镯送过来。
阿衡正穿着一身湖蓝色的纱褂,白色湖绸裤子,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庾氏立马要抱他,舍娘道:“他现在称手的很,也只有他爹抱他才不会觉得重,我们几个抱着他,一会儿就脱力了。
”
但庾氏还是抱着外孙子不放,就连裴霁和裴以清都要抱他,小家伙平日见的外客不多,今儿一下都见着了,又有些新奇,又有些害羞。
“平日就常常只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