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储君(捉虫)其……(3/3)
如今有些尴尬,毕竟当初长春宫是静贵嫔的,而今是她住在正殿。
贞贵妃受宠,能求得陛下另外住一个宫殿,可她却不行。
“当年伺候静贵嫔的宫人都被臣妾料理完了,有一些已经出宫,有一些去了别的宫里服侍主子,她即便带着西青与心儿回来,也无人可用。
”恪贵嫔说,“娘娘不必担心她会掀起甚风浪,臣妾看着呢。
”
她知道静贵嫔的离开跟贞贵妃脱不了干系。
“静贵嫔回来,最急的不是咱们,是钟粹宫。
”李安宁嘴角弯弯,福安公主与三皇子的事还不够华妃着急麽?
静贵嫔回宫那日晴空万里,她安安静静地去给皇后请安,随后回了长秋宫,往后的好些日子都是闭门不出。
*
“有人上折子,让朕立太子。
”皇帝与太后说起储君之事,“眼见着皇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也按捺不住心思,想要给子孙后代搏一次荣华富贵。
”
“若是八皇子还在,立太子便是名正言顺,也不必让你费心了。
”太后叹息,正是因为没有嫡子,才引得前朝的朝臣们不安分。
“朕曾想着跟皇后再要一个皇子,可太医说她不再合适生子,朕想了想便算了,毕竟皇后管理后宫顺当,朕不想让她因为生子而早逝。
”皇帝扶着额头,想起了熙贵妃,也想起了先皇后,都是因为生产才坏了身子。
“皇后大度从容,从不沾酸吃醋,后妃们无不服气,光凭这一点便很好。
”太后也满意皇后这个儿媳。
八皇子没了的时候皇后刚刚生下八公主,在月子当中伤心过度,后头又一直郁郁寡欢,身子就好不了了。
让太医调理一番生个皇子倒也可以,只是以命换命罢了,可有了嫡子,却也有许多新的问题。
谁养这个嫡子?再立一个皇后抚养麽?万一新皇后也诞育了嫡子,岂不是酿成大祸?
皇帝与太后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强求皇后了,一心只在皇子中挑选聪颖□□的培养。
“六皇子懂事,又知道兄友弟恭,先前他帮了三皇子,凭着这一点,他就肯定是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好孩子。
”太后说,要是六皇子坏心眼一些,大可以不管三皇子,等他出了丑闻,就会被皇帝彻底厌弃。
可他并没有。
“只如今的十皇子与十一皇子还小,倘若将来有一个皇子比六皇子出众,亦或是你偏疼幼子,那该如何是好?”太后问,“哀家记得文昭皇帝就是先立了太子,但几年过后得了一个小皇子,一腔慈父心血都给了小皇子,以至于前朝后宫动荡不安。
”
皇帝会是一个贤明的君主麽?
“朕常常把六皇子叫去勤政殿问功课,与他相处时间长了,在朕心里,旁人都比不得他。
”感情也是相处出来的,皇帝对于其他不看着的皇子便不怎么上心,“至于以后,如今四妃已满,往下的贵嫔们即便有生育,身份算不得高,即便朕疼爱她们的孩子,她们也难与贞贵妃对上。
”
太后却不赞同这番话,“皇帝,你别忘了,哀家也是贵嫔,而且在贵嫔之位一坐就是三十多年,可最终,当太后的是哀家,不是先帝宠爱至极的皇贵妃,也不是生有两个聪慧皇子的昭贵妃,更不是诞下龙凤胎的灵妃。
”
先帝的后宫风波不断,着实危险。
“朕知道,自六皇子在朕身边长大,朕再也没有宠爱过其他皇子,为得就是防着他们的心变大。
既然朝堂都想要立太子,等再过些时候,朕会与朝臣们商议,下旨册封储君。
”皇帝说,他也属意于六皇子。
勤政殿事多,皇帝没有多留,太后叹了一口气,“这样也好。
”六皇子不是那等昏聩无能的皇子,各方面挑不出错处。
“若是八皇子还在……”檀溪嬷嬷小声说,“也不必陛下与娘娘操心这些个了。
”
“那可未必。
”太后摇摇头,八皇子要是雄才大略还好,若是并不出众,前头出色的哥哥,后头有不甘屈居人下的弟弟,只怕坐不稳太子的位置。
立了太子,风波会少一些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