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成为太子又是一……(2/3)
办。
”
“是,母后。
”福安公主兴致勃勃地应了。
*
四月初的早朝,皇帝在朝上谈及了立储之事,“近日不少大臣都上折子,言立太子能安定国本,诸位肱骨之臣以为如何?”
“陛下,臣以为,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您还年轻,大可以不必那么早落定。
”这是陆家的一位大人,还认定皇后能生出嫡子,不想让旁人占了太子的位子。
“启禀陛下,皇子们暂且太小,看不出日后天资,不如……”
朝堂上的大臣分了几个派别,有保皇党,皇帝属意谁他们就站谁。
有站陆家的,坚决不同意现在立太子,还说皇后身健体壮,诞育嫡子只是时间问题。
也有中立派,老老实实站着不掺和,任凭前后左右的同僚吵得天翻地覆也没有一丝表情。
自然也有支持皇帝的,直言六皇子才德兼备,有孝悌之心,立其为太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整个大殿吵得像集市,沸沸扬扬得让人头疼。
皇帝就端坐于高台,看底下的臣子们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计,在他们眼中,立太子不只是国家大事,还是他们的私事,关乎到他们能不能从中得利。
秦侍郎与李家有亲,在听见有人提及六皇子时屏住了呼吸,若六皇子真的有福气,那他秦家岂不是跟着水涨船高?
立储的事不是一日两日能敲定的,皇帝心里有数,“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
接下来的几日,京都明显有些暗流涌动,与陆家是姻亲的几位频繁上门,皆问起宫中皇后的情况,又问到陆家眼睁睁看着别的皇子当太子,他们心甘情愿?
陆家当然不情愿一个没有他们血脉的皇子当太子,甚至日后会登基为帝,那样他们家的国丈、国舅岂不是成了笑话?
可他们没有法子,陆夫人屡次入宫劝诫皇后,好话与坏话都说尽了,皇后依旧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她无所谓当太子的是谁,也无所谓日后是谁当皇帝,只要她一直是皇后,未来是太后,谁是太子她懒得去管。
再说了,所求过多最终往往失望至极,甚至会祸及家人,她也是为了陆家好。
前朝争争吵吵也会影响到后宫,最起码贞贵妃被众多妃嫔巴结,有一些小妃嫔甚至日日去翊坤宫求见贞贵妃,哪里被拒之门外也不气馁。
为着这些没有规矩的事,李安宁发了很大的一通脾气,甚至在承乾宫请安时直接对那些心思不纯的后妃们冷脸了,言语中带了自己满满的不悦,就一个意思:翊坤宫需要安静,她又管着宫务,没有太多功夫接待串门的人。
不去管脸色讪讪的妃嫔,李安宁转头又对皇后说道:“内务府有两桩事呈了上来,臣妾正想与娘娘协商着处理,不知娘娘今日可有空。
”她态度依旧恭恭敬敬,谦卑地低头,明明确确告诉众人,哪怕六皇子有机会被立储,她作为六皇子的母妃还是一如既往的以皇后为尊。
架空皇后、贬低皇后这种事李安宁不会做,甚至到了如今关键的时候,她会对皇后更加尊敬,不能给人攻讦她的把柄。
“那请安结束你就留下来吧,本宫正好得空。
”皇后笑意愈发深厚,在众人面前与李安宁好一番亲厚,两人活似同一家的姊妹,让人揪不出错处。
等殿内只剩下皇后与李安宁两个主子后,李安宁才对着皇后深深行了一个礼,“皇后娘娘明鉴,臣妾绝对没有要对娘娘您不敬的心思。
”
“本宫明白,快快起来。
”皇后心说,不枉费她在皇帝与太后跟前不着痕迹的说贞贵妃与六皇子的好话,这母子俩也精明,面上与私底下都对她、对承乾宫的小主子们十分关心。
处着处着,她与贞贵妃倒真的有了些情谊。
“外边的人怎么揣度本宫与你,本宫都不会因此疏远你,后宫的大事小情本宫向来以规矩行事,绝不会以心情去料理,这个你大可以放心。
”皇后说,“前朝的事是陛下与各位大臣处理,无论结果如何,后宫都不会有异议。
”
她没有直接提立储一事,是怕被人说后宫干政,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