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骁勇善战过了几……(2/3)
射杀了武国的一个将军。
“宣何哲文。
”皇帝半边身子都动不了了,只能靠在床榻上,显露出垂垂老矣的颓败之势。
真龙已老,底下的幼龙却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皇帝的手握成拳,心里愈发不安。
也许,放太子去益州是一件极大的错事。
*
京都弥漫着一股寂静,不是因为皇帝醒来而安定下来,反而是各个大臣家中各有算计,一时间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才达到了勉强的平衡。
入了九月份,各地给皇帝万岁节的寿礼已经呈进京城,十二皇子嚷着要看寿礼,皇帝便赏了他几样,心中却在沉思,太子去益州已经五个月了,这五个月内,太子打了三场胜仗,一举扭转乾坤,先前低落的士气也逐渐高涨,太子啊,还会像十二皇子那般,用孺慕的眼神看他吗?
文德武功,当初册封太子的诏书上写的词似乎成真了。
“传令,朕身子欠佳,命太子快马从益州回京辅助朕处理政事。
”皇帝咳嗽了几声,半边身子没有知觉,只能由太监们扶着走几步,一般出去走动时,他会命令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们跪下,就怕那些宫人会不小心瞧见他现在这个样子。
夏忠实去写圣旨,同时内心有些惋惜,连他这个阉人都明白打仗要一鼓作气,如今太子正是领着大军获胜的时候,皇帝把太子这个压阵的叫走,前线士气会大败。
也不知陛下怎么想的?
两日后,益州的太子接到了圣旨,而接到圣旨的前两个时辰,他刚刚夺回了一州。
“殿下,我们,我们在这里出生入死,正是建立威望的好时候。
”其中一个被太子折服的将士说,“就这样回京算甚么?!”
“林将军,慎言。
帝王之令,臣子焉有不受之理?”穿着一身铠甲的太子抬手,打断了身边人的抱怨,他明白,父皇终究是不想他继续在益州立功,这是怕他立功颇多,得了将士们的心,直接号令大军起兵谋反。
反正这一趟已经不亏了。
太子返程,伴随着他回京,他夺回蕲州的消息也传回京城。
那一日,夏忠实在勤政殿里见着皇帝发怒,地上已经砸碎了好一批名贵的瓷器,甚至连皇帝一向很钟爱的手串也四分五裂。
“陛下息怒。
”宫人跪了一地,这几个月来勤政殿的宫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皇帝心情不畅时就会让人更换他们,有的甚至无缘无故就被拖出去打一顿,白白丢了性命。
在九月底,太子回到京城,他先去给皇帝磕头,直言有愧辜负父皇的信任,没有把剩下的两个州一并夺回。
“你一路劳累,去看看太后还有你的母妃,她们都记挂着你。
”皇帝沉默许久,没有夸奖太子,也没有关心他。
等太子离开,皇帝看向夏忠实,问道:“朕怎么觉得,太子对朕不那么尊敬了?”
“陛下您多虑了,太子甚至没有梳洗一番再入宫,可见是急着见您,哪里会不尊敬您?”夏忠实哀叹,皇帝疑神疑鬼,他这个大太监也不好当,尤其是夹在中间。
若陛下还是这般情况,想来他也要另寻出路了。
*
十月初八,万岁节。
一番推杯换盏过后,先由太子呈上他的贺礼,“父皇,这是儿臣在益州商人那儿所得的大珊瑚。
”这株大珊瑚有小半个屏风那么大,看着就稀罕。
皇帝重点却不在珊瑚的珍稀上,而是顺着太子的话想,珊瑚通常在海边所得,商人得了好东西却巴巴儿地跑去益州给太子,是不是说明,这些人提前下注,有异心了?
“嗯。
”这般想着,皇帝没有细看太子的礼物,也没有夸奖太子,只冷冷淡淡,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与太子之间有了间隙。
接下来的公主皇子进献的贺礼也没有特别让皇帝高兴的,直到十二皇子献上自己亲手写的祝词,并且念出来,皇帝龙心大悦,当即大夸,“琮儿,最得朕心。
有子如此,朕别无所求。
”
善于阿谀奉承的臣子
当即附和,听着那些刺耳的话语,李安宁捏着酒杯的手越发收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