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一昭懿太后(3/3)
要让人区分,皇帝便给母后皇太后尊号为慈慧,为自己的生母上尊号为昭懿。
“太后是想邀上慈慧太后一齐巡游天下?”南枝笑着问,“慈慧太后肯定答应,而今福荣公主刚定了驸马,奴婢听过两回,福荣公主想出去玩,怕日后成了婚不能自在。
”
李安宁差人去问了慈慧太后,果然,她一口应下,两人便约在五月份夏风刚起的时候出巡。
两个太后都带上了自己的女儿,她们两个感情好,闹着要坐一起,两个太后无奈,只得由她们去了。
“咱们公主与福顺公主玩得真好。
”思书说,“太后也能放心了。
”福荣虽然是嫡出,但当今与她可并不亲厚,能与皇帝一母同胞的妹妹成为密友,好处自然多。
“福荣是个聪明的孩子,也会明白哀家的心思。
”慈慧太后说,她助皇帝登基,皇帝又使得福荣不必和亲,两方之间已然合作结束,她就与福荣谈心,过后,福荣与福顺就开始亲近。
“还有皇后那儿,她常去,哀家便也放心了。
哀家老了,福荣的婚事要由皇后打理,这桩桩件件应付下来,倒觉得累了。
”昭懿太后信任皇后,宫权全部交由皇后,在后宫中,不能忽视皇后。
*
大漠的黄沙遍地,江南的烟雨蒙蒙,从北到南,她们走走停停,把风光尽收眼底。
“哀家记得,这附近可是有一个‘培育基地’?从前只听过,还没见过,今儿能不能一观?”慈慧太后看向李安宁,“哀家老了,却还没见识过这等新奇的东西,若是方便,可使哀家与福荣瞧上一瞧?”
“这些事都是南枝抓拿的,得问她。
”李安宁侧头,“不过哀家也好奇,这择日不如撞日,要是能看一看就好了。
”
南枝应了,在前边带路。
这培育基地是她开的,乔雪平自海外带回来许多好种子,她想着不能浪费,便与李安宁说了这个事,恰好那时太子也在,他关心民生,意识到开设基地有益处,就同意了。
过了两年有成果,但他们并没有上报给先帝,促进粮食大产这样的功劳谁都想要,太子不想献给先帝,隐瞒下来,等他登基了,正好顺势广而告之,以此昭告天下:他是个仁政爱民的好皇帝。
而对于南枝而言,这就是投资,在乔雪平身上投资,在太子身上投资,而今太子成了皇帝,她与乔雪平就有了一份功劳——不,她应该是两份,毕竟先帝喝得毒药可是出自她手。
凭着信物,南枝带着一行人入了其中一个培育基地,正是收获的时候,田里的稻子一茬一茬,一颗颗一粒粒饱满非常,旁边有新一代的玉米,不算粗硕,这些都是辛辛苦苦选育出来的。
“哀家只知道玉米羹的美味,却不知这玉米从种植到收获竟是如此艰难。
”慈慧太后感慨,“农人不易啊!”
福荣公主活泼,见甚都觉得稀奇,亲自摘了瓜果还不过瘾,还想要下田,她的嬷嬷拦了一下,慈慧太后却摆摆手,“让她去吧,无忧无虑了十几年,也该知道苦是什么样子的。
”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福荣公主哪里受过苦?
两个公主各自拿了镰刀下田,不消多久就汗如雨下,身形摇晃了,南枝便对李安宁说道:“农人生活艰难,奴婢听闻不少寡妇老者照料田地常累垮身子,要是遇上天灾,粮食欠收,那更是可怜……”
南枝就这么一说,李安宁沉思,“你说得对,要是税收能少些,农人日子想必也能好过不少。
”但这些话只能私底下跟皇帝提一嘴,还不能多插手,毕竟是前朝的事,后宫干政未免落人话柄。
得了李安宁一句话,南枝已然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