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露锋芒(2/3)
吧!这动静,赶上过大年了!"
"苏长顺!苏画师!苏画师在那儿呢!"有人眼尖,看到苏长顺被赵世武科长带着,正在检查板报情况,赵科长脸上笑开了花。
顿时,苏长顺身边围上来好多人。
"苏画师!下一期画点啥?"
"苏同志!这画太好懂了!比我家小子的小学课本强!"
"苏师傅!能给我们车间也画一个不?就画技术攻关那一段?"
苏长顺被围在中间,不慌不忙,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心里美得冒泡:"大家喜欢就好!都是赵科长领导有方!下一期咱们琢磨点更有意思的,可能画成真正的小人书,一段一段讲技术革新的小故事?比看天桥说书还带劲!"这一许诺,工人们的欢呼声差点把食堂屋顶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下班后,苏长顺拎着个鼓鼓囊囊的油纸包,哼着小曲儿晃进了南锣鼓巷95号大院。
油纸包里是供销社刚买的猪大肠和几根带肉的骨头,沉甸甸的,散发着一股子腥臊又诱人的肉味。
他特意绕了点远路去买的——今儿可是他在轧钢厂首秀大获成功的日子!得犒劳犒劳自己!
主要是这个时间点,供销社好肉早卖没了,也就这猪下水和一些骨头还有些,不过收拾好了,配上傻柱的手艺,那也是一顿美餐!
前院的水池边,贾张氏正跟阎埠贵的媳妇杨瑞华在那儿唠嗑,手里纳着永远纳不完的鞋底,眼睛却滴溜溜地往院门口瞟。
看到苏长顺拎着油纸包进来,贾张氏那对三角眼瞬间亮得像探照灯,又很快暗下去,撇着嘴,鼻子里哼出一声。
"哎哟喂,这不是咱们新晋的苏干事嘛!"贾张氏故意把"干事"俩字咬得阴阳怪气,眼睛盯着那油纸包,"这大包小包的,买的啥好东西啊?让咱们也开开眼呗?"
杨瑞华也好奇地伸脖子,但没吭声,她家老阎精打细算惯了,可舍不得买什么东西。
苏长顺脚步一顿,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冷笑:这老虔婆,眼红病又犯了!他大大方方地抖开油纸包,露出里面还带着血水的猪大肠和几根光秃秃的骨头:"张婶,您老眼神儿真好!这不,今儿厂里板报反响不错,买点下水打打牙祭。
您要是不嫌弃,待会儿炖好了,我给您端一碗去?"
贾张氏一看是猪大肠,脸都绿了,她这种"讲究人",最看不上这些贱肉,嫌脏嫌臭。
她撇着嘴,声音拔高了八度:"哎哟喂!可别!咱们贫下中农,可吃不起这金贵玩意儿!某些人啊,一进了工厂,不想着好好搞建设,倒学上了资产阶级那套享受!又是肉又是骨的,啧啧啧,这思想啊,可得好好改造改造!"
这话可太毒了!1955年"资产阶级享受"这顶帽子扣下来,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影响前途!
水池边其他几个洗菜的妇女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眼神在苏长顺和贾张氏之间来回瞟,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苏长顺眼神一冷,脸上的笑容却更深了。
他把油纸包重新包好,慢悠悠地走到水池边,拧开水龙头开始冲洗猪大肠,声音不紧不慢,却字字带刺。
"张婶啊,您这话我可不敢认。
首先啊,这猪大肠,在旧社会那是富人看不上,穷人不舍得吃的贱肉,现在新社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吃点自己挣来的下水,怎么就成了资产阶级享受?您这是看不起劳动人民的饮食爱好?还是觉得咱们工人不配吃肉?"苏长顺心里冷笑,扣帽子嘛谁不会?
贾张氏被噎得一哽,刚要张嘴,苏长顺根本不给她机会,手上麻利地翻洗着肠子,嘴里的话跟连珠炮似的。
"再者说,我这买肉的钱,可是扛了三个月麻袋,画了一天板报,一滴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干干净净!倒是您家——"
他故意拖长了音,眼睛往中院方向瞟了瞟,"东旭兄弟的工资,听说月月都月光?秦嫂子天天在院里哭穷,您这鞋底纳得再勤快,也换不来二两肉吧?要不…我教您个法子?把纳鞋底的工夫,去街道办申请个正经工作?自己挣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