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见家长了(3/3)
边一位围着围裙,面容和李晓梅有几分相似的中年妇人起身,笑着招呼:"小苏来了?快进来坐。
老李,这就是晓梅常提起的苏同志。
"
苏长顺立刻换上得体的笑容,微微鞠躬问好:"李处长好,伯母好。
"他的声音清朗,不卑不亢,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
然后他看向旁边沙发上那个正斜眼瞟着他,脸上带着点好奇和年轻人特有的审视神情的少年:"这位就是晓亮弟弟吧?听晓梅说你书读得特好,有出息!"
李晓亮被这一记直球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收起了那点敌意试探,挠了挠头嗯了一声。
苏长顺这才把手里的烟酒递上前,态度诚恳:"第一次登门,不知道伯父伯母的喜好,带点薄礼,一点心意。
"
李处长看着礼品,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他沉声道:"小苏同志有心了。
坐吧。
"
查户口战场正式开启!
苏长顺依言坐下,腰杆自然挺直。
他知道在李处长这种军人出身,三观极正的领导面前,最忌讳的就是毛毛躁躁,眼神飘忽或者过分拘谨显得小家子气。
他面上带着恭敬的微笑,眼神坦诚地迎向李处长的目光。
开场寒暄后,话题自然就围绕苏长顺展开。
李处长看似随意地问了些基本情况:家里情况,苏长顺坦承父母已故,自己独立,工作情况,未来打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努力上进,争取成为岗位标兵)。
苏长顺的回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没有虚头巴脑的吹嘘,强调的都是踏踏实实工作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既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又传递了稳重可靠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问到他对宣传工作的理解时,苏长顺更是侃侃而谈:"宣传工作,就是党的喉舌,工人阶级的号角,要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看的语言,把党的方针政策讲明白,把咱们工人兄弟们艰苦奋斗,热火朝天的建设精神宣扬出去,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科现在排演的那个话剧《当家作主》,就是想用艺术形式展现这个主题!"
这番话既有高度(党的喉舌),又接地气(老百姓听得懂),还带出了具体工作成绩(排话剧),听得李处长眼神里的审视慢慢淡去,微微颔首。
旁边的李母更是越听越满意,脸上笑容越发慈祥。
轮到家庭观念,苏长顺更是态度端正:"成了家,男人就得有担当,工作上要积极努力,多挣荣誉,生活上要照顾好媳妇,孝敬长辈,兄弟姐妹,要互帮互助,家和才能万事兴!"
苏长顺内心给自己点赞:完美!家庭事业两手抓,思想觉悟高,丈母娘看女婿的眼神都冒光了吧?
整个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
饭菜上桌,席间气氛更是热络。
李母的手艺很好,苏长顺赞不绝口。
李处长表情虽然依旧严肃,但话明显多了些,偶尔还问了苏长顺对厂里保卫工作的一些看法苏长顺谨慎地表达了对保卫工作的敬佩和理解,没有僭越,苏长顺都答得滴水不漏。
眼看饭吃得差不多了,李处长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目光再次聚焦在苏长顺身上。
客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小苏同志,"李处长的声音很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通过这半天的了解,我相信你是个有思想,有能力,负责任的年轻人。
晓梅的眼光…不错。
"
李晓梅脸上瞬间飞起红霞。
李处长继续道,语出惊人,如同投下一颗炸雷:"既然你们俩互相都看对眼了,也是奔着结婚去的。
那我们做长辈的就不搞那些虚的。
"
他看着苏长顺,斩钉截铁:"明天,星期一,你们俩就去街道办,把结婚证扯了!"
"啊?"
"噗——"
第一个是苏长顺没忍住发出的惊呼。
他完全懵了!饶是他心里素质过硬,也被这明天就领证的指令震得外焦里嫩,这是…一步到位?速度也太快了吧?
第二个是正端起水杯喝水的李晓亮,被他爸这霸道的命令惊得直接呛到,咳得满脸通红。
喜欢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