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3)
刻钟,倒也不觉得多困,毕竟昨晚也会提前睡下。
收拾整齐,庆阳来到御书房时,兴武帝已经吃过早点在看折子了,旁边的小桌上给女儿留了一份早点。
垫肚子而已,份量不多,小公主细嚼慢咽吃得很是从容。
兴武帝看看神采奕奕的女儿,摇头道:“真不知道你小小年纪为何喜欢听那些繁琐国事。
”
一个时辰的朝会,涉及到的国事有大有小,有的事情紧急牵动人心,如天灾战事凶案,有的按部就班枯燥无趣,如不太重要的官员调动与政绩汇报。
兴武帝有时候都是硬撑着精神在听官员们絮絮叨叨,女儿竟然宁肯起大早也要跟过来。
庆阳:“父皇说的,整个天下都是咱们家的,那我就想知道我看不见的地方都出了什么事,我也喜欢听父皇训斥那些大臣们,特别威风。
”
兴武帝:“……朕也没有回回都训他们,他们做的好,朕也经常夸他们啊。
”
庆阳:“反正我就是喜欢听父皇处理政事,父皇上朝的时候好像都比平时更英武。
”
兴武帝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出发前还特意理了理身上的龙袍。
庆阳笑着走在父皇身边,何元敬与赵才走在后头,何元敬是伺候皇帝的,乾元殿二等太监赵才手里提着等会儿要铺给小公主用的软垫,而解玉将止步于前殿之外,简言之,只有小公主才被兴武帝破例允许躲在御道里旁听政事。
兴武帝入座龙椅时,庆阳也坐在了软垫上,背靠殿墙,再从赵才手里接过她带来的书,边翻看边听大殿上的动静,如果所议内容不值得注意,小公主便把心思放在书上,弥补今早缺掉的晨读。
.
近日朝堂没什么大事,庆阳就比较关心孟瑶母亲的病以及威远侯孟极何时能抵京的事。
她去父皇那里看过舆图,从京城到辽州城足足有三千里,就算张玠不辞辛苦每日快马加鞭赶路两百里,张玠也要四月中旬才到辽州城,两位统帅正式交接后孟极才能回京。
中间庆阳又去探望了一次威远侯夫人,上次还能说上长长一段话的人,如今却连说完整的句子都费力了。
庆阳不忍再去探望。
四月二十二的下午,庆阳从户部出来准备去兵部逛逛的时候,忽然看见樊钟陪着一个身形高大却消瘦的布衣男人疾步走在宫道上,那人五官应该是好看的,却面色发黄,嘴唇上面、下巴处胡子拉碴,离得近了,庆阳发现这人眼睛都是红的。
这时,樊钟开口了,手掌指向宫道一侧的小公主,介绍道:“这是庆阳公主。
”
威远侯孟极匆匆停下脚步,声音嘶哑地行礼:“臣孟极拜见公主。
”
庆阳惊讶道:“侯爷怎么回来得这么快?”
孟极沉默。
樊钟替他解释道:“侯爷在各处驿站连续换马,按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路,殿下若无事,臣陪侯爷先去见皇上了,见完皇上侯爷才好回府。
”
庆阳立即让他们快去。
两个武将脚步如飞地继续往前了。
庆阳忍不住目送两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往兵部那边走,可她又牵挂着这事,停在兵部外面等着,大概一刻钟后,宫道上传来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