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制度,桎梏(2/3)
,强调须先削藩夺爵,再论罪处置。
朱高炽摩挲着龙椅扶手的蟠龙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祖制礼法如同无形的枷锁,既束缚着臣子,也困住了帝王。
"念你坦诚认罪,暂且记下。
"朱高炽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回去好生约束汉王父子,莫要再生事端。
"
诏狱铁门开启,朱高煦快步走出大牢,眯起眼睛重新适应光线。
当看到妻子身影的刹那,他立刻恢复了往日的倨傲:"夫人,定是满朝文武联名上书,陛下才不得不放了我们!"
韦雪清望着丈夫凌乱的发髻、囚衣上的污渍,突然笑出声来。
这笑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枭,在寂静的巷道里格外刺耳:"王爷还不明白?若不是我在陛下面前自请罪责,你以为那把砍头的刀会轻易收回去?你撕毁圣旨时可曾想过后果?"
"妇人之见!"朱高煦怒目圆睁,"你这是向那病秧子服软,丢尽了汉王府的脸面!"
朱瞻圻慌忙挤到两人中间,脸上的伤口还未结痂:"父亲!母亲!如今能平安脱身已是万幸……"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被父亲愤怒的咆哮声淹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乐安州的当夜,朱高煦便命人清点府中私藏的兵器。
月光下,铁甲映着冷光,他望着校场上操练的家丁,眼中闪过狠厉:"这次不过是暂避锋芒,早晚……"
"王爷执意如此?"韦雪清站在廊下,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你若想造反,我绝不阻拦。
但请恕臣妾不再奉陪——"她摘下凤钗,重重掷在桌上,"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我可不想陪着你们父子,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夜风卷起她的裙裾,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一声,又一声,敲碎了这满院的狼藉与野心。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初十,天穹低垂如铅,永乐大帝的灵柩在六十四人抬的龙辇上,缓缓驶入长陵神道。
三百六十名金甲武士执戟而立,玄色纛旗猎猎作响,惊起林间寒鸦阵阵。
三日之情的交泰殿内,鎏金兽首香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腾,却驱散不了弥漫的凝重气息。
朱高炽捏着白玉茶盏的手微微发颤,盏中茶汤泛起细密涟漪:“张妍,你说什么?全部殉葬?”他猛地抬头,目光掠过垂手而立的王淮,落在端坐在黄花梨太师椅上的张妍身上。
皇后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晃,映得她眼底的冷意愈发幽深。
“回主子万岁爷,”王淮躬下身来,声音恭敬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太祖高皇帝留下祖训,凡先帝无子嗣的妃嫔,皆应殉葬。
唯有出身勋贵之家的妃嫔,可特赦免死。
”
朱高炽眉头拧成一个死结,案几上的朱砂笔被他无意识地摩挲。
“太宗皇帝四子五女,除早夭的四弟五妹,其余三十余位妃嫔皆无所出。
照此说法……”他的声音突然发涩,“岂不是唯有安贵妃能逃过一劫?”
张妍轻轻颔首:“正是如此。
”
“荒唐!简直荒唐!”朱高炽霍然起身,面前案上纸张纷飞如蝶。
帝王来回踱步,靴底踏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她们侍奉父皇数十载,晨起问安,夜伴青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如今却要被当成祭品?这与草菅人命何异!”
言罢,朱高炽拂袖而去,龙袍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他疾步返回乾清宫。
“去,速速传杨士奇、蹇义、杨荣、金幼孜、夏元吉入宫!”朱高炽对着门口的小太监厉声吩咐,声音在空旷的宫道上久久回荡。
半个时辰后,乾清宫内烛火通明。
杨士奇、蹇义等股肱之臣依次列座,十二盏羊角宫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蟠龙柱上,恍若群魔乱舞。
朱高炽望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心中稍安,开口问道:“太宗皇帝留下的妃嫔,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杨士奇率先开口:“以臣之见,皇后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