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内战:居民要走到哪里去?(2/3)
样本:01】
系统这回没叫。
它像在笔记本里慢吞吞地划了一笔,迟疑了一秒,才把那页轻轻合上。
人群却炸开了。
假守门人们第一时间改口,笑容温柔得像绒布:“出门当然可以,但先填表。
安全、健康、情绪、资产,四份,三联。
”
“还得交‘回归押金’。
”构件摊位的老板堆出一叠银灰色薄片,“放心,贴心为您保留屋内原位。
”
“回头票也要买,不然……万一想家呢?”
苏离站在阴影里看,笑意从嘴角掐断。
——温柔接管的变体又来了:这次不是“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是“我们帮你准备回来的路”。
听起来体贴,实则把出走的自由分拆成一摞可退、可换、可追责的条目,最后把“走”收编成“借走”。
她没动假摊,也没撕表。
她把屋檐投影往外推了一尺,像掀门帘那样,用一段清清楚楚的字堵在“回头票”的前面:
【离境条:无押金、无担保、无回头票】
【若需返回=再次“自述三问”】
【任何代填、代签、代购均为假】
话贴上去,摊位的喊声像被风吃了一口,圆润处露出纸浆的毛边。
有居民揉着票根发怔:“不买回头票也能回来?”
旁人狐疑:“那要是走丢了呢?”
苏离没有回答,她只是抬脚,在金光里给地面压出了纹路——像在湿泥上印下一枚鞋底花。
那一脚落下,会话场域自动给这块地起名:【回身位-一号】。
【注:任何愿意承担“我”的名字的人,都能在“回身位”凭三问回归】
没有票,但有地。
有地就有话、就有门、就有回身的方向。
居民们小声嘀咕,嗡嗡的社会噪声被“地”的清晰切开几缕缝。
第二个跨出去的居然是卖糖葫芦的小男孩。
他咬着牙,一步、两步,还回头朝摊主挥了挥手,像在说“我去看看新口味”。
第三个是修伞的老人,衣袖卷到胳膊肘:“外头风大?正好试试新骨。
”
【迁出样本:02|03】
【市集噪声:下降】
【假构件摊位影响:衰减中】
眼看气口被打开,市集另一头却忽然钻出一顶**“便携屋檐”**。
伞面式的浅蓝穹顶刷地撑开,下一秒就把一群将要迈出的脚“温柔”罩住——
顶边一圈字恰到好处地晃来晃去:
【随身安稳|不怕不适|无需决定】
摊主笑得像糖水:“不想走远的,也能感受屋外阳光哦!”
伞下一圈齐齐点头,像被温水安抚的小鱼。
“抱歉,”苏离走上前,抬手把那圈字按住,“没有决定,就没有阳光。
”
她把“便携屋檐”的边缘往下一压,压到必须抬脚才能呼吸的高度。
伞下的几张脸一时间涨红,犹豫、烦躁、羞恼在喉咙口打旋。
她不逼,只在伞边写下一句:
【若要舒适,请先决定:“这一步,是谁的?”】
这句像针。
有人把脚收了回去,有人狠狠向前一跨,把伞掀出一道皱。
人群里忽然传来几声零碎的笑。
不知谁起头,摊贩们很快把这个场面演成了半出闹戏:
卖铁器的用扳手敲边,敲出“咚咚”两声,唱道:“不决定,人就变扁——”;卖香料的往空中一抛,桂皮和小茴香在阳光里转着圈落下;卖布的把彩条抛成虹,说:“决定不等同于正确,但不决定就等同于别人替你正确。
”
笑声里,脚步往外走的“胆”涨了一点。
荒诞,但好使。
——人性偶尔是被好笑救出来的。
假守门人当然不肯善罢。
他们换了招:把**“条款布”**从怀里拽出来,像舞龙一样铺成一条白带,挡在金光与蓝线之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条款字密密匝匝,一条接一条,把“走”拆解成千百个“先……再……”——
先评估、再预约;先培训、再适应;先签署、再试用;先缴清、再考虑。
字像牙。
咬得人心软。
苏离没有硬撕。
她绕到白带边上,低头把地看了一圈,选了个最不起眼的石缝,敲了敲地:
【借地签名】
她抬眼看向人群:“要走的、要回的、要等的,都可以在地上签。
签名只有一条:用脚签。
签完,条款布才有资格跟你说话。
”
第一双脚落下去的是修伞老人。
他把鞋尖在石缝里一磕,磕出一道不太直的划痕:“老头子姓董,这一步,董某的。
”
第二个是卖糖葫芦的,鞋印歪歪扭扭,蘸了糖:“我叫轱辘,甜一点再走。
”
第三个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把孩童抱高,让孩子的小鞋在“回身位-二号”上印了一下:“还小,但这一步也算他的——我不替他签,他自己签。
”
脚印越印越多,条款布像不合适的裤腰,被签名撑大了,字没那么紧。
假守门人按住布边,笑容里第一次露出了不耐。
【借地签名:有效】
【条款密度:降低】
【群众恐惧:缓解】
这时,屋外的那道蓝线屋檐重新亮了一下。
它像是在对苏离“点头”,又像在说:“这边也有人。
”
蓝线后方,有一个与她迄今见过的任何结构都不同的场域:
它的边不规整,像被许多不同的手缝过;它的地不是一色,暗处是石砾,亮处是木板,再过去还有水面;最奇特的是,它的规则不是写在墙上,而是挂在每个人的腰间,像一枚小小的牌。
有人走过来,轻轻把牌翻给她看:
【三地原则:脚下之地、说话之地、回身之地,缺一不谈】
——和她的“地”很像,但并不一样;她写在墙,他们挂在身;她是“零代词会话”,他们是“多地对位”。
另一个去中心化屋檐,在向她打招呼。
蓝线场域里,一个瘦高的青年抬起下巴,示意她:“愿意互不吞并,交换‘守地法’吗?”
苏离没有急着应。
她知道,这一步一旦踩错,不只会把自己屋里的人送成对方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