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德亨回来之前,弘晖作为皇帝,在外,还撑着精明强干的样子,现在,德亨回来了,他就不装了。
他自己说的:“我太累了,看折子就想吐,我想休息休息了。
”
德亨自然依着他,让他好好修养,政务都交给他。
其实政务虽然多,但并不杂乱无章,相反,在内阁辅佐下,各项事务都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只是,需要皇帝做决定、亲自处理的国事、家事太多太多了。
家事,也关系到国事。
这七年间,有一些人逝去了,比如说雅尔江阿、允祥等,比如说马奇、徐元正、张廷玉等。
像是允禩,这些年因为身体原因,也慢慢的半隐退,非必要不上朝了。
也有些人起来了,成为了朝廷新的中流砥柱,比如说王尧。
王尧虽然年轻,但他的资历可不浅,十九岁入内阁做侍讲学士,张廷玉开始培养他,打算让他接自己的班,可惜,天不假年,张廷玉没有等到那一天,在德亨班师回朝的前一个月病逝。
弘晖将他和徐元正一起,配享太庙,死后极尽哀荣。
虽然限于年纪,王尧没能做内阁首辅如今的内阁首辅是蒋廷锡,但皇帝对他的倚重,并不比首辅少。
他不是首辅,比肩首辅,他也不是次辅,但比次辅还要得用。
弘晖就用他顺手,弘晖许多要推行的政策,他献策献计都能献到点子上,弘晖点他为侍讲学士,起居注官,在许多弘晖昏迷不醒的日子,都是王尧先替他看奏折,等他醒来他再朱批。
或者干脆,弘晖说了,他代为朱批。
在朝中,王尧就慢慢有了宠臣、佞臣之类的攻讦之言,王尧对此都是一笑置之。
岳钟琪到现在都还有人传他是岳飞之后呢,也没见岳钟琪怎么着?
呵呵。
现在君上换成了德亨,王尧更是驾轻就熟,一样一样的给德亨讲解如今地方、中央、海外、藩属国等情况,让德亨有个大概的映照,好准确把握现在的实事动态。
蒋廷锡则是报告一些官员任用、科举纳才、学堂开设、报纸书籍等刊印情况。
年羹尧则是汇报川陕、湖广、缅甸、马六甲等地方军务。
德隆就汇报一些宗人府事务。
还有督察院、礼部、内务府……
光一人听一段话,一上午听下来,耳朵都嗡嗡的,脑子里就跟打仗一样,上位者要不是个博闻强识的,还得靠翻阅记录,询问、让人帮着回忆等等。
治大国如烹小鲜,半点马虎不得。
德亨在西暖阁弘德殿外间听政,弘晖就和永琏伯侄两个,一人一个躺椅,躺内间晒太阳吃葡萄。
现在是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太阳正好斜斜照进玻璃窗,在内室地上洒下一片金灿灿的光辉。
“唔,这葡萄真甜,听说是浙江进上来的。
”
“浙江也开始种葡萄了?去年献上的不是西瓜吗?给朕尝尝……唔,滋味儿是挺足,这么远运来,还挺新鲜。
”
“那可不,凌晨新鲜采摘了,下午就能在杭州装船,半夜到天津港,天亮就到京了,这会子可不就吃上了?”
“妙啊!”
“嘿嘿哈哈哈哈……”
德亨咬牙,吩咐芳冰道:“去里间给本王拿串葡萄来,就给我拿皇上手上那串!”
内间弘晖听到了,大笑吩咐道:“去外头给你们家王爷弄一筐子来,朕的已经入嘴了哈哈哈哈……”
永琏也大笑道:“阿玛,我嘴里还有一颗,你要吗?”
德亨在外翻白眼,骂道:“滚犊子!”
换来伯侄两个又一阵嬉笑。
芳冰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