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侦查的大厦(2/3)
道:“国内有宋局就妥了,如果您需要国外的资源的话,随时找我,凶手要是逃亡到周边国家了,哪怕没有通缉令,我也想办法帮你劝回来。
“
褚冠梁是从大马的警务联络员的身份上卸任的,收获非常大,也非常想要回馈江远。
江远再谢。
就国内警界来说,刑警本是一家人,互帮互助的情况很多,当然,江远就是家里那个最有前途最受欢迎的孩子了。
身为领导的宋天成也是真的喜欢江远,吃完了火锅,参观了专案组之后还没走,干脆住下来,说是想看看江远的日常工作。
江远的日常工作和专案组的日常工作没怎么看到,收到风声的安湾市局全员出动,纷纷邀请宋天成参观指导工作。
大专案组的进度也被润滑的越来越快。
随着凶手的足迹被确定,外形被确定,脸部特征的素描被确定,另外几起C类案件的细节也逐渐被完善。
然而,这时候却开始有杂音出现。
“目击者坚称,劫车的人的身高不超过一七五,因为他自己身高一米七,通过车辆的高度,猜测对方的身高感觉和自己差不多。
”
“事发地点的监控显示,当日确实没有身高一米八以上的人进出。
另外,进出人员也不符合已知的任何嫌疑人的形象。
”
远赴外地的刑警,也是竭尽所能的进行了调查,但拿回来的信息,却与专案组既定的目标大相径庭,用物理学来形容,此时此刻,看似坚不可摧的物理学大厦上空漂浮着两朵乌云。
接着,柳景辉就站了出来,提出了新的大一统理论:“我们始终怀疑,凶手是团队作案,既然如此,有一名凶手的形象不符合足迹鉴定得出的结论,也很正常。
特别是对于我们始终认为的凶手A,他没有出现在某案现场,也不能推翻这个结论,我更倾向于,凶手的团队并不总是集体作案,而是有分别作案的可能!凶手平时各自作案,偶尔合作,甚至可能人员不定。
”
这个话是不好说的,因为柳景辉给出的不仅仅是结论,还有问题。
他不仅确认了凶手团队化这件事,而且提出了新理论,指出凶手的团队可能是分分合合的自由合作模式。
众所周知,在职场中,你可以不解决问题,但最好不要制造问题。
除非你是某某王……
哪怕是组织人手忙到飞起的徐泰宁,此时也没有因为柳景辉改变了调查范围而不高兴,他关注的要点是,该推论是否合理。
“你觉得呢?”徐泰宁看向江远。
“我觉得挺合适的,毕竟是15年以前的案子了,我们能拿到的线索就这么多。
不过,也要考虑目击者忘记了,或者记忆重构的情况。
”江远顿了顿,再道:“我可以根据现有的犯罪嫌疑人的素描,做法医素描,推测凶手现在的长相,但这种情况,想通过脸部扫描来找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