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命中注定的小甜水(2/3)
还是有些疑虑的。
在1959年,也许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又或者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
苏联在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关于美国的商品博览会。
而在这其中有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就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但实际上这场辩论从一开始就歪了。
自从斯大林写出《一国社会主义论》时,苏联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喊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红色巨星了。
斯大林以《一国社会主义论》来强调,在全世界无法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时候。
那么就应该先集中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将苏联建设成共产主义国家。
毛主席很早就读过斯大林的这本书,他没有站出来公开指责斯大林。
但是私下里却说过,这么做是会有大国沙文主义苗头的。
果不其然,到了赫鲁晓夫时代,苏联慢慢开始向大国沙文主义倾泻。
而根是在斯大林时代就埋下了。
到了1959年的苏联,其实已经埋下了大国沙文主义的祸根的苏联已经开始跑偏了。
他们对抗西方资本的最大武器并不是核弹、坦克、黄金,而是意识形态,而是那句激动人心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他们落入到了资本主义的陷阱中,居然打算在对方经营了上百年,从全球掠夺了无数财富的阵地上击败资本主义。
然后1959年的“厨房辩论”出现了。
不论赫鲁晓夫如何强调苏联人民不需要这些看着精巧花里胡哨但是完全不实用的东西,苏联人民只需要结实耐用的东西!而最后,赫鲁晓夫还是在博览会上拿起了百事可乐一饮而尽。
他想要和资本对抗,却选择了用资本的方式,最后不论如何诋毁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他最后依旧抵不住一杯可乐的诱惑。
并且在他离开展会前,他一共喝了六杯!没有人能拒绝快乐水,二战元帅朱可夫办不到,赫鲁晓夫也不行!
随后苏联开始进口百事可乐。
到七十年代时,苏联每年需要消耗2.16亿瓶百事可乐。
而到了八十年代,百事可乐更是创造了饮料公司史上破天荒的一场交易。
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汇支付给百事可乐用以购买可乐糖浆,苏联同意将十七艘潜艇,三艘驱逐舰,两艘油轮作为购买可乐糖浆的费用支付给百事可乐。
至此,百事可乐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海军强?
国?次年百事可乐又用可乐糖浆从苏联换回十条船只。
百事总裁不无得意的说:“我们瓦解苏军的动作比国防部的将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