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线(2/3)
柄,他又怎容我到今日。
”
温映雪回忆道:
“大娘死的时候我才八岁,我依稀记得她是染了风寒......”
“一个小小的风寒怎会要了人的命?”
张氏提醒了一句,继而温映雪是否还记得大娘的名字。
“夏悠然。
”
“没错,就因为她是夏家的女儿。
”
温映雪那时太小,只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娘都不开心,甚至在没人的时候偷偷流泪。
那时她被养在大娘的屋里,往日总是将笑挂在脸上的大娘,突然不笑了,再后来就一病不起。
而大姐姐则是因为难产而死,可那日沈婳将她请出来,她听到姐姐让要注意陆家,可她并不知道当中发生了什么。
“哪个夏家?”
温映雪想了想问道。
张氏回道:“你还记得在你很小的时候经常有一位夫人经常带着比你大两三岁的一个小姐姐来温府做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映雪回道:
“有些印象,但是后来母亲你与我说他们一家搬离了南京。
”
张氏冷笑了一声:“那是骗你的话,但也不算骗,只是离开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
“母亲,所以大娘的死跟夏家有什么关系?”
张氏眼神中掠过一丝凉意:“当年夏家被卷入一起案子,最后落得全府上下没留一个活口,你觉得你父亲会能容你大娘?他如果不动手,或许也会有其他人动手,但终究是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加快了你大娘的死,所以他就是凶手,你大姐也姐正是因为知道了真相才会被灭口。
”
张氏看着温映雪满是疑惑和不解的模样,继续道:“你大姐姐的死虽然跟你父亲脱不了干系,但是陆府还有一位才是真凶,只是现在没有证据证明而已。
”
温映雪脱口而出:“姐夫?”
张氏摇着头:“不是他,但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
温映雪从张氏的眼中看到了少有的愤恨,她知道在母亲心里大姐姐和她是一样重要的人。
“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个人的名字经常听大娘和那位夫人提起,姓白。
”
“是啊,二十几年前南京城里最风光的四位佳人,有的家世好,有的则是因为有才学,有的样貌出众,可有的却是滥竽充数,但厉害之处在于她擅长伪装。
”
张氏像是看透一切的局外人,回想那时候她从西域刚来南京,拿着卖出去的一块古玉得来的三百两银子开了一间小茶馆,说来也巧买她玉的那人也是个商人,后来她还在南京城里见过此人,只是因为当时是乔装打扮成西域商人的模样,因此即使在街上碰到也不会被认出来。
“母亲,女儿一直有个问题想问您?”
“你不会像我这样,但如果你能爱惜自己的羽毛,你会比常人多活很久。
”
张氏似乎知道温映雪想问什么,于是将她想知道的脱口而出。
张氏的容貌这些年其实一直都没变过,但为了掩人耳目她需要每天对着镜子在自己脸上下点功夫。
“所以母亲急着离开就是这个原因是吗?”
“是,也不是。
”
张氏抬眸看了看温映雪,“你不跟我,我不能强求,但是你必须跟我一起离开温府,离开南京后你想去哪儿我都不拦着。
”
“母亲,我不想离开南京。
”
张氏见温映雪依旧不肯跟自己走,她深叹了口气:“既然你铁了心不离开南京,我也不再强求,或许这就是注定的。
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即刻离开温府,去缥缈楼找一个叫涯桑的女人,她会收留你。
”
“缥缈楼是哪儿?”
“一个锦衣卫也会忌惮的地方。
那儿的老板娘跟沈婳有些交情,你带着这些银子过去她会安排好一切的。
”
张氏似乎猜到温映雪不会跟自己走,所以提前准备好了钱财衣物,她将东西交给温映雪后打算离开,开门的瞬间她又道:“如果遇到困难你可以去鬼市找沈婳,她会保你性命。
”
随后,张氏将管家叫来,算了一笔账后将府上所有的人都遣散出去,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