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3)
手纠正对方说:“年年!年年!”
大家瞧他这么可爱,纷纷改口逗他:“年少爷!”
辛年疑惑的撅起嘴巴,还是觉得不对,但是见自家娘亲和姐姐都没吭声,平时娘亲他们会喊他年哥儿,年哥儿太复杂,辛年还喊不出来,便一直自称年年,姐姐有时还会喊他年宝宝,于是辛年点头应下了年少爷这个叫法。
辛年如今能走几步路,但走多了就容易摔了,于是辛月托二叔给他做了学步车,辛长安做得了后不仅给县城送了一把,在长河村的老宅也留了一把。
见小孙子回来,辛丰收忙把学步车拿出来,把小孙子抱了进去,辛年有了学步车便撒欢的四处走,郭玉娘追着喊他:“表弟你慢些,小心莫要撞着。
”
二叔、三叔和族人开始忙着采买食材,联系附近的乡厨来办流水宴。
辛氏的人靠着商行分到许多银子,有了银子自然要购置东西,于是难免就有族人瞧见了宋氏开的锦绣阁,本想着照顾宋氏生意,结果锦绣阁的掌柜一报价,除了族长家的夫人给自家孙女买了个人偶娃娃,别人都没敢吭声。
回来之后族里的媳妇、姑娘们议论了许久,没想到会刺绣竟然这般挣钱,这回好不容易宋氏回了村子,便有许多人寻她打听自家闺女、儿媳能不能跟着学刺绣。
宋氏本就想再收些徒弟,收辛氏的族人比收外边的人更放心些,便答应了让她们试试有没有学刺绣的天份。
辛月如今也不是小孩那桌的,族里不少年纪辈分是她叔伯辈的人,路过她还喊一句辛管事呢,不过他们喊他们的,辛月还是十分尊敬的喊他们叔叔、伯伯。
也有人来打听辛氏商行招工的事,毕竟谁家在外村没有几门亲戚,辛月嘴里都回道:“叫来考试便是,有您的关系在,只要合格咱们必收下的。
”
听辛月这么说,族人便觉得自己十分有面子,半点没发现那个合格才是重点,只要合格,便不是族人的亲戚,辛月也一样招的。
一个冬天过去,杨家早种上了许多的桑树,只等着辛氏这一批的蚕产卵,下一批大量养殖就能给辛氏供应桑叶了。
辛氏族人原本负责照看桑园、采摘桑叶的也都被调去了蚕所学着养蚕,桑园则由族人们推荐来的信任的姻亲在照看。
这次大批招工的人手是要填充进丝坊和染坊的,丝坊和染坊扩大规模之后,便不能再挤在长河村了。
综合考虑之下,为了近便好管理,辛氏商行在清水镇上买下了几块地皮,从开春河水化冻后就在建房子,为了赶工期,请足了工人,按进度这月底就差不多建好了,到时候丝坊和染坊便都要搬到镇上去了。
丝坊和染坊需要招大量的新人,辛月托了官牙帮着宣传,也和辛氏的族人说了有合适的亲友可以带来参加考核。
辛氏商行去年那么小的规模,他们每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