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3)
赵家一家三口在院子里骂,后院门响了。
孙红红下意识一惊,看向院门,心里第一个想法是:难不成汤显灵来打水听见了去?
不对,这两日汤家那个帮工回来了,打水都是这位打,路过他们家院子口,就是院子里有人了,对方也直勾勾定定看着他们,半点都不怕,像是来替主家找事似得。
有些吓人。
孙红红才说完汤显灵坏话,缩着肩膀看男人,意思要是汤家帮工来,想要男人替她出头去开门。
赵大郎眉头一皱嫌烦,说:“谁叫你背后说话这么大声。
”
在自家院子还要压着声做贼似得说话吗?孙红红听出男人话里意思,也是个怕事的,心里更是一团火却无处撒。
直到门又响了几声,伴着叫门声:“赵家的在家吗?我们是李家的。
”
是个女人的声音,不是蒋芸声。
赵家一家子皆是暗暗松了口气,松完了想起来自己这架势又觉得丢人,尤其是赵大郎,难不成他还怕了一个寡夫郎不成?顿时高嗓门喊:“去开门,愣着干甚。
”
老太太自然是不动弹,她是赵大郎的娘,就算一时跟儿子斗嘴吵起来,但在外人跟前,大郎还得孝顺体贴她这个娘。
孙红红跑去开门,门拴一开,外头是一张有些眼熟的脸,手里拎着一个瓷壶,笑呵呵说:“嫂子在家呢,我是李家的媳妇儿,就是租汤家半拉院子的李家。
”
“哦哦,我有印象,打水时见过的。
”孙红红一听‘汤家’脸都拉下来,这人是汤家租户又不是汤显灵,她自然不怕一个租户外人,身子挡在门前,问:“什么事?”
李家媳妇笑呵呵说:“我家做了些甜醪糟酒汤,我娘让送来一些,给你们尝尝滋味。
”
谁稀罕什么甜醪糟酒。
孙红红不屑。
“老大媳妇儿,让人进来说话。
”老太太在院子里喊,她听了个模糊,但想也知道,租汤家院子的李家挑这个时候给她家送吃的,哪能是跟汤家关系好啊。
大儿媳真是个蠢的。
孙红红没法敞开门让人进。
李家媳妇儿比孙红红年轻一些,圆脸讨喜,说话也热情周道,见了赵家老太太就喊大娘,说了一通好话。
老太太也跟着拉起了家常。
“……我家也是做小本买卖,不过不像你们,有个正儿八经的门头铺子,我家没有,还是推着车四处卖。
”李家媳妇儿说道。
老太太心里一动,立即明白了李家的意思。
“这条正街,论起铺子,谁家也没汤家大,有两间呢,给你们匀一间多好,不过汤五哥是个刻薄的,他家卖个朝食还占两间铺子,你们没问过人愿不愿意?”
李家媳妇儿脸上露出为难来,“也不敢开这个口,就像您说的话,这位主家真的不好相处。
”
这话一出,旁边孙红红也爱听,此时也没了刚才看轻李家是个租户意思,面上露出笑附和说:“可不是嘛,这家人难缠的紧,说话刻薄,我们做了几十年邻里,你看怎么样还不是撕破了脸。
”
“我知道,我娘也说,你家给汤五哥做媒那是好心,就算再怎么样也不能打上门……”
这两家三言两语聊得火热,赵家恨不得李家住在他家隔壁去。
而李家媳妇儿送了一趟吃食,说的口干舌燥,最后赶在暮食时回去了,赵家婆媳还要留李家吃饭,但李家媳妇儿拒了。
待回到汤家后半院,李家的大娘问:“怎么样?”
“娘,我都说了,赵家恨汤显灵,我刚提了个口子,婆媳俩就骂了起来,不过娘,汤家租不租咱们铺子,赵家其实也帮衬不上说不了几句话的。
”李家媳妇儿不明白,为啥要去讨好赵家。
汤家赵家都撕开了啊。
“咱们是外来户,还没在八兴坊站稳了脚跟,先不说后头的事,就是汤显灵动手打赵家,你看看听听现在八兴坊邻里都说汤显灵可怜,这汤五哥是赚足了同情心,要是之后胡家人上门来,你说坊里邻里偏帮谁?”
李家媳妇儿:自然是帮汤显灵了。
她都没想到,一个寡夫郎先动的手,结果坊里提起来都骂赵家,虽然赵家不对在先,但汤显灵可动手了,拿着棍子打人呢。
“咱们要汤家铺子,那得汤显灵母子俩在八兴坊待不下去,现在这个情况看下去——”李家大娘也有些忧心了,之前还信誓旦旦,这母子俩等老汤一死,他们家很是好挤兑走汤家母子的,现在却不敢说这种硬话。
因为汤显灵对赵家动手,李家大娘也害怕了,这汤五哥不是个瘪的,厉害着呢。
“赵家现在里外不是人,咱们一壶醪糟酒就能换个能说话的,就算赵家在汤家铺子事上说不上话,但胡家要是来了,吵起来,赵家人还能和稀泥骂骂汤显灵,说汤显灵不孝道,水搅混了,坊里邻里才不会一边倒全都说汤显灵可怜不容易。
”
“毕竟胡家老太太年岁那么大,胡举人是死了,但论情理,老太太还是汤显灵的婆母呢。
”
李家媳妇儿听婆母说的头头是道,也跟着点头,是了,以前在镇上时,谁都怕唾沫星子,哪怕是占着理,可说话的人多了,没理也能搅三分。
汤家的事也是一样。
总之得让汤家过不下去了,才会动了卖铺子的心。
赵家李家两家臭在一块,汤显灵不知道,要是知道这两家背后使什么‘计策’估计只会笑掉大牙。
胡搅蛮缠?想逼他孝顺胡康老母?
做两家的春秋大梦!
也是老汤头爱面子重名声,硬是没对外说汤五哥收了胡康休书,那会胡康也死了,这事稀里糊涂下去,老汤头觉得,五哥儿死了举人丈夫落个守寡名声比被举人老爷休了好听。
至于胡家老太太上门要钱,这也是不要脸的,知道两家没了干系,还能来闹一闹。
之前汤显灵就骂过了。
能养出胡康那样的人,胡家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货。
汤显灵要是知道李家去请‘胡康老母这个大杀器’来,只会巴不得鼓掌,赶紧来赶紧来,他都等了快半个月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杀器专挑他和铁牛订婚好日子来。
汤显灵:……
真是想撸起袖子干!
……
休息第一日早上,汤显灵和皇甫铁牛出门,两人早上洗了澡,还修了头发,洗澡堂就有修头匠。
现在圣人重孝道,但没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半点头发都不能剪掉这种话,外加奉元城是北方大城经济发达,与外邦商贾通商贸易,风气很开放。
修头匠拎着篮子就在澡堂大堂等候,篮子里放着剃头刀、剪刀、香豆子、油等工具,需要的客人喊一声,三五文钱一个人。
因为夫郎妇人也有这项需求,修头匠不光是男子也有妇人夫郎干这一行,后者更有修面、绞脸技术,自然了这一行被列为‘下九流’。
但时下百姓过日子,吃喝拉撒满足后还有其他需求,什么下不下九流,百姓们不在乎,只在乎方便,三六九等好名声那是权贵阶级列出来的。
汤显灵就叫了一位妇人来帮他修头。
妇人婶子很是利落,他说头发剪短点,天气热了太难受,比划了下长度——他都没敢比划太短。
没想到修头匠婶子直接给他上剪刀修了。
汤显灵倒是一愣,“你怎么没劝劝我啊?我还以为你会说太短了。
”
“这有甚,我做这行也有七八年了,见多了,夏日时天气热,有些在家厉害的夫郎小娘子头发修的也短嘞。
”
汤显灵好笑,显得他保守了。
荣朝奉元城风气比他印象封建社会风气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