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3/3)
大圆明白了,点点头,原来是这般样子。
“要切一斤肉吗?”
“可以啊。
”汤显灵点头,全屋七个人,一斤肉都有些少,“就两斤吧。
”他说完补充:“晌午做油水大了,下午那顿肉就少放点,但是主食得管饱。
”
大圆这会听懂听详细了,当即是要去拿肉,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再三确认——“鸡肉行吗?”
“行,那只鸡你用一整只。
”汤显灵点头,“撒开手干吧。
”
他就算这么说,大圆也不敢撒开手用他的‘荤料’,每次用前都问他。
汤显灵想着算了算了,就跟小孩确认一遍也没什么。
大圆晌午做了俩菜,炒土豆丝和烧鸡块。
菜是两个大盘子放在院子外头桌子上,汤显灵让干的,轮流吃,自己打,吃多少盛多少,他家和员工吃一样的。
大圆烧菜手艺说不上绝佳,但是比寻常百姓自己烧的家常菜口味还是要好点。
如此以来,比昨日松快许多。
汤老板吃了饭,还喝了一杯茶坐在回廊缓了会,到了下午三点之后就没人点菜了,阿良佟嫂在院子洗洗刷刷,汤老板带着大圆小咪备菜。
“娘你睡会,现在灶屋人手够了。
”汤显灵不让娘来帮忙了,“你别不好意思,咱们现在谁能歇就谁歇着,别浪费了。
”
蒋芸听得直笑,她不累啊,就算想歇,一想到铁牛和五哥儿还忙着,那都睡不着。
于是不在灶屋忙,就去前头看看,有啥能忙的。
傍晚是加了烤串,汤显灵烤的时候喊了大圆小咪在旁边学,他没撒手让二人干——咋可能,先学,学几日在慢慢上手,别看是烤串,也讲究窍门的。
大圆小咪都愣住了,教、教他们学吗?而后是两脸感恩戴德感激不尽架势。
“烧烤料配方我也没交给你们,你俩不至于这么想认我做师父。
”汤显灵后一句玩笑调侃了下。
果不其然,二人抹眼泪的手一下停住了,大圆说:“汤老板,虽然你很好,但是我们不能背叛我师父,我只有我师父一个师父。
”
小咪泪眼婆娑跟着点头。
“没让你俩背叛你们师父,我也不争你们俩当我徒弟,我意思教你们这些没什么,别感动的掉眼泪。
”汤显灵解释。
这俩真是个‘瓷疙瘩’,不是骂人,而是怎么说。
有人会觉得榆木疙瘩、瓷疙瘩不开窍木的紧,但相对的缺点也是优点,二人本分老实心里怀有感恩,知道好赖话,在灶屋帮忙打杂这就很好了。
听指挥、服从安排,不顶嘴犟嘴,多好。
暮食生意是最好的,可能食客一时半会还没扭转过来习惯,暮食那儿有人喊:怎么不在门口摆几张桌子?我就是想吃烤串,其他不要。
皇甫铁牛便去搬桌子——家里几张旧桌子还在。
这日照旧收工天都黑了。
小咪烧了绿豆稀饭,放了些糖,然后凉拌土豆丝和肉沫苦瓜。
汤显灵吃一口苦瓜,咕嘟咕嘟喝两口甜稀饭压一压苦味。
也行叭。
皇甫铁牛看的直笑。
“你俩回。
”汤显灵给大圆小咪发工钱,一人十文钱,俩人愣是不要不收,大圆说:我师父说了让我们过来,汤老板还得教我们本事,我们不能收钱。
这俩是纯犟,汤显灵一时没能降服,外加不会推推拉拉那一套。
“那车费拿着,现在还能打车回去,还有明日来的车费。
”汤显灵说。
于是这俩孩子,真真只拿了车费,多的不肯要。
汤显灵:……行叭。
送走了人,蒋芸烧好了热水,喊五哥儿洗漱。
汤显灵让娘先洗,他把钱匣子捋一捋,盘个帐——喊的是中气十足。
蒋芸一听就知道,今个五哥儿没那么累,现在精神头还挺好。
不由说:“借田师父的徒弟也是救急,之后总得还回去,不然你收个徒弟?”
“啊?我吗?”汤显灵觉得他收徒不太好,他还没到那个本事上。
蒋芸点头,“你不想教人?”也不是啊,五哥儿不是那样肚量小的。
“我怕误人。
”汤显灵实话说,他的‘好厨艺’那都是金手指,真论厨艺本事,是不够格教人的,“我还是抽空去东西市找找人,有点厨艺在身的就行。
”
蒋芸也没再劝了,都由着五哥儿说的算。
……
大圆小咪回到家天都黑了。
“饿不饿?你师娘烧了饭。
”田厨子问俩徒弟。
俩小子摇头,一个说:“吃饱了。
”一个说:“晌午吃了烧鸡块土豆丝杂粮饭,下午是小咪做的苦瓜炒肉沫和凉拌土豆丝,稀饭还放了糖嘞。
”
田厨子一听这伙食,比在他家吃的还好,不由放心了。
“你俩今个做了什么?”
大圆开始老老实实汇报,田厨子听着,汤老板还真是不藏着掖着,大圆说焗南瓜,小咪在旁边流口水,实在是没忍住插话说:“师父可香了,汤老板做出来后,我没忍住咽口水,汤老板还拿了勺子挖了一小碗让我和大圆吃。
”
“可好吃了!”小咪想起来还是觉得香喷喷,“那南瓜咋做的这般好吃呢。
”
大圆因为是师兄身份,平时自己给自己揽责任,要成熟有担当稳重些,照顾好师弟,结果今日实在是没忍住,也贪嘴了。
在外头贪嘴,师父得骂,自家还行。
“焗南瓜?”田厨子嘀咕了声,“你俩知道咋做的吗?”
大圆庆幸,师父竟然没骂他贪嘴,忙说:“南瓜要裹粉炸,汤老板说是用晒干的土豆淀粉裹,炸两遍,酥酥脆脆,最主要是咸蛋黄……”
田厨子想,腌咸蛋他会啊,明日就腌一些他也来试试。
……
汤显灵不怕大圆小咪给他师父说他家招牌菜如何做,也不怕人学,问田厨子借人救急就知道会有这样情况,还是那句老话:奉元城这般大,饮食市场也大,他只要把握住、留住喜欢他家的老食客就行。
走的是精品新鲜长期路线。
整整五日,汤五哥饭馆开了五日,是一日比一日生意还要红火还要好,有一日甚至有车马到了汤家馆子前,黄老板一身绸缎衣,乐呵呵招呼大顾客进。
“刘兄别看这馆子小,我是最爱吃的,里头菜色东西两市都没有。
”黄老板乐呵呵请刘兄进。
刘宝鉴不是商贾,背后有门道,跟黄老板做的是奉元城杂役差役胥吏等等制服,别说黄老板,就是其他绸缎布料商贾都想搭上他这条线。
好几家铺子老板请他吃饭,那高档席面酒楼不知道吃了几回了。
刘宝鉴全都赴宴,就是吃,生意的事一概不松口,说要再看、要大人定夺,他哪里敢做主。
众人都知道,这就是推搪意思。
这种小事,哪里敢劳累大人费心思。
黄老板的席,刘宝鉴吃了两回,但都是东西市的酒楼,到了第三回,跑到了这里?刘宝鉴看了眼黄老板,觉得这人是不是敲打他?给他下马威?
但看黄老板神态不像。
刘宝鉴颔首,笑呵呵说:“那我吃一吃,黄老板都说好,我信。
”
“诶呦刘兄,单单就你那句我信,小弟我——唉感动啊。
”
“咱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