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就这么决定立太子了?(1/3)
“这么重要的事,你问我?”幼崽不可置信地指了指自己。
“不然呢?”嬴政反问。
华阳太后和芈夫人不能问,都是一系的;赵太后更不能问——问她不如问叉烧;
吕不韦?马上就要下台了。
王翦不在——在也不能问,这种涉及立储的超级敏感话题,王翦这种把谨慎刻在骨子里的人,是不会正面回答的。
除此之外,还有吗?
——没了,真没了。
秦王这人的亲缘关系实在淡薄,竟找不到一个人来问立太子这么重要的话题。
李世民怔住了,呆呆地仰头看着他,忽然轻嘶一声:“哎呀,我的手有点疼……”
“那便去请医丞。
”秦王眼都不眨。
“呃……也、也没有那么疼啦……”李世民目光飘忽,讪讪道。
“哦?”嬴政淡定自若。
“我好像有点困了。
”
“回答完这个问题再睡。
”
“啊!我的镯子不见了!”幼崽惊呼,煞有介事的样子。
“我拿走了一个,另一个呢?”
“路上丢了。
”李世民顺口道,“当时为了误导熊启……”
嬴政沉着地等他把借口找完,不动声色地问:“所以,你觉得呢?”
“阿父你衣服上有血诶。
”小朋友继续顾左右而言他。
“我看得见。
”
“还是换掉比较好吧?虽然衣裳挺好看的,很适合你,但是多吓人啊。
”
“是你的血。
”
“那更吓人了。
”幼崽用一只小手捂着眼睛——另一只抬不起来,勉勉强强做出“我好怕怕”的表情。
“我去更衣,然后你就回答我?”
“唔……这个嘛……”小孩子支支吾吾。
秦王与他的孩子对视,逼迫逃避的小朋友正视自己。
幼崽苦着脸,奈何一只手有点短,没办法捂住两只眼睛。
“那你要不、要不去问问别人?”
“问谁?”嬴政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幼崽慌慌张张,左顾右盼,忽然看到了那边的蒙家兄弟,顿时眼睛一亮,像是看到了救星,“蒙恬将军和蒙毅中郎不是都在吗?”
蒙恬:“!”
蒙毅:“!”
谢谢公子看得起他们,但没必要,真的。
“他们?”秦王顺着幼崽的眼神,迟疑地望了过去。
嬴政是个很神奇的、大多数时候看上去都极其理智,但其实又有点任性固执、温柔和傲娇的人。
这些词汇摆在一起本身就比较矛盾了,更别提他还同时狠辣无情兼重情重义。
不可思议吧?但这就是嬴政。
他就是这么复杂的人。
蒙恬和蒙毅是臣子里和秦王走得最近的了,因此能窥探到冰山一角,所以他们虽有点紧张,但又没那么诚惶诚恐。
蒙毅不敢吱声,因为公子就是在他旁边受的伤,他总觉得是自己保护不力,惭愧不已。
蒙恬身为兄长,只好道:“臣等不敢妄言。
”
“说说看吧,寡人也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嬴政给了孩子一个缓冲的余地。
“臣以为,公子太过年幼,并不知未来会如何,王上何不等上十年,再封太子?”蒙恬委婉表示。
这话实在合情合理,还暗含着一点心照不宣的、不能说出口的担忧——万一公子没有活到成年呢?
这年代,孩子早夭是常有的事,四岁就封太子,也太早了。
“年幼,确实不够妥当。
”嬴政平平静静地应声,没有反驳。
蒙恬想着既然开口了,那索性就说完,便道:“除此之外,过早立公子为太子,是否不够安全?万一有刺客……”
这也是个问题,现在还不是太子呢,就已经被针对了,以后更不好说。
但是吧,秦王他有点轴,他想做的事,哪怕有许多理由可以反对,他都非做不可。
要不是担忧楚系外戚,他早就想立太子了。
听完蒙恬中正的意见,嬴政又问蒙毅:“你呢?”
“……臣觉得可以。
”蒙毅这话说的自己都没有底气。
“你觉得可以?”嬴政反而有点惊讶。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向蒙毅,包括假装捂眼睛的李世民,也在从手指缝里向外偷看。
蒙毅越发不安,但还是坚持道:“依臣看来,公子虽然年纪小,但却足以做太子了。
太子应该所具备的能力和品德,公子其实都有。
他只是还没有长大而已。
”
嬴政的态度缓和下来,转而低声重复地问李世民:“你觉得呢?”
“有点……有点太早了吧?”
“你愿意吗?”嬴政执着于一个答案。
“我……”幼崽扭捏了一下,小声道,“其实我是愿意的啦……但这种事,不是得让一下,才显得谦虚吗?”
“那就这么定了。
”嬴政果断道。
什么定了?
怎么就定了?
在众人还茫然震惊的时候,秦王已经开始规划道:“等你的伤稍微养好一点,就在这里办册封典礼,然后再回咸阳。
”
“啊?”幼崽张大嘴巴。
“过几日就将消息传出去,告知咸阳宫与朝臣,令奉常与宗室先准备相关事宜……”
“可是我都不能下床……”
“等叛乱处理完毕,你的伤也差不多好了,可以参加祭祀了。
”嬴政从容道。
“但是……”
“你刚刚不是说困了?”嬴政堵住他的话,“那便睡吧。
册封的事,也不需要你这小童操心。
”
蒙恬与蒙毅怔立当场,面面相觑,哑然无声地告退。
幼崽目瞪口呆,稀里糊涂地躺下来,差点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就这么决定了?这么仓促的吗?这么大的事不应该召集满朝文武,商量几个回合,扯皮几个月吗?
他疲倦地闭上眼睛,困意汹涌,却疼得睡不着。
这个连麻沸散都没有的时代,医疗手段着实粗糙,左边胳膊一直隐隐作痛,根本无法忽略。
他一直忍着没有说,是因为他知道,孩子身上的痛,爱孩子的父母只会十倍感知到,恨不得以身替之。
嬴政是那么爱干净的人,却让那血迹留在身上留这么久……
他不想让父亲太过担心自己。
李世民试着去忽略那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