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少年踏花而来(1/3)
太医像水一样流进长乐宫。
阳泉君的葬礼过后,这水更多了些,变成了苦苦的药。
华阳太后不爱喝药,李世民每日跑过来至少两次,哄着她把药喝了。
但她的气色,却肉眼可见地差了下去,憔悴而消瘦。
食不知味,夜不能寝,数着更漏到天明。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某日晴空,李世民抱着一怀姹紫嫣红的芍药花,插进白瓷瓶里。
又抱来懒洋洋的玄猫,给华阳太后解闷。
“今日不必默书吗?”
“早上就默好啦。
阿父说可,我才过来的哦。
”
“孙孙好乖。
”华阳太后笑了笑,靠在榻上,好像全凭枕头支撑才直得起腰来。
“太阳这么好,我们出去晒一会儿吧。
”
华阳太后迟疑地看出去,其实觉得夏日金乌过于刺眼,哪怕才初升,也热得人心浮气躁。
“晒一会儿就进来,太医令说沐浴朝晖,有利于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哦。
我想去晒晒,曾祖母陪我一起去嘛,好不好?”
“……好。
”华阳太后哪舍得拒绝他?
他们移步到花田边的亭子里,看那湛蓝的海洋荡起波浪,从这头荡漾到那头,再顺着风泛起馥郁涟漪。
田里的黍和豆也都种好了,撒了草木灰,长出一片绿油油的苗苗,不过黍种得晚了些,嬴政曾嘲笑孩子“不分时令,糟蹋土地与种子,不知收成几何?”
华阳太后看着花,许久都不说话。
李世民胡思乱想一会儿,就找话题和她聊。
“曾祖母……我在雍城的时候写信给你,说我养了只鹞鹰,它叫凌霄,曾祖母还记得吗?”
华阳太后强打起精神:“记得,你把它带回咸阳了。
”
“不,不是同一只。
”李世民摇头。
“不是?”
“不是。
”孩子小小声地讲起前因后果。
华阳太后听完,虽可以理解嬴政,但仍向着李世民道:“王上怎可如此伤你的心?他明知,那是你心爱之物。
”
“那天阿父拂袖而去,不到一个时辰就折返,抓了青云给我,就算是道歉啦。
我知他爱我,便只好原谅他了。
”
“原来不是同一只鹞鹰……”华阳太后还以为是鸟儿改名字了,她沉沉一叹,“青云再好,那也不是凌霄了……”
“我也知道。
可我不能再提起凌霄了。
”李世民很懂得分寸,“阿父已然后悔知错,也为我寻来了近乎一模一样的鹞鹰,我若再胡搅蛮缠,便恃宠而骄了。
”
“可你还记得凌霄。
”
“自然,我不记得,谁替我记得呢?它没有青云聪明,也确实做了傻事……我没有驯好它,也不该情急动弓……它的死,我也是有过错的。
”
“你有什么错呢?”华阳太后不赞成,柔声低缓,“你是这么好的孩子,连一只小鸟儿的命,都记挂到现在。
哪里还能找到你这么仁善懂事的幼童呢?”
李世民眉眼弯弯,趴在她腿上,仰着脸蹭蹭她的手,笑道:“曾祖母最好了,总是向着我说话。
”
“你这么伶俐,我自然向着你。
”华阳太后莞尔一笑,爱怜地摸摸他圆润的小脸,指尖摩挲着脸颊的软肉,很小心地点了点,都没舍得用上一点劲。
孩子的肉紧实了点,不像婴儿时期,是花瓣似的软嫩稚气,现在像煮熟的鸡蛋白,指腹按下去时,有柔软的阻力了,弹性十足。
这孩子长大了一点,不知不觉的,时光就从指缝溜走了好几年。
岁月催人老。
她轻轻吐出一口郁气,手边落下细碎的阳光,那是金乌透过槐树茂密的叶子和花洒下来的,如同一簇簇金银花,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