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观音婢。”(2/3)
嗯嗯。
”
“不许打盹。
”
“嗯嗯。
”
“不许偷吃东西。
”
“嗯……”
“也不许带玩具宠物。
”
“……好的吧。
”
呜呜呜,无妄之灾!他怎么这么惨,因为宠物打架毛毛乱飞,导致以后再也睡不了懒觉了。
谁家小孩卯时(五点)就起来干活啊?
这是虐待儿童!
但出乎秦王预料,翌日章台宫,从进殿开始,小太子全程都表现得非常完美,无可挑剔。
完美到他差点以为孩子换了人。
章台宫的麦田换了点新面孔,前排的位置也有了不小的变动,吕不韦下去后,左相变成了王绾,右相成了姜启,空出来的少府令和廷尉,颠和李斯正好补上,新人缭一步登天,直接干到了国尉。
相对来说,这片麦田的忠诚度应该提高了……一些些?
“参见王上、太子!”
众臣俯首行礼,看年轻的秦王带着年幼的太子,穿过古老的宫殿,落坐于上首。
王上他们已经很熟了,太子还有很多人没有正式见过,心里还挺纳闷,都知道太子受宠,但四岁就上朝,也实在出乎所有人预料。
连蒙毅和李斯都忍不住直犯嘀咕:这孩子坐得住吗?
但,李世民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上限特别高,该正经的时候,他完全不逊于嬴政。
因为跪坐的姿态太优雅端方,安安静静,引得嬴政用余光瞄了他好几次。
“杨端和已攻下魏国的衍氏,不日即将收兵,诸位以为,我秦国下一步该做何战略?”秦王沉声问。
尉缭虽初来乍到,却对兵法战略信手拈来,出列扬声:“臣以为,秦要统一,当先维系与齐国的盟好关系,继续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断六国合纵,蚕食魏国,压制赵国,但要灭,必先灭韩……”
嬴政凝神听着,微微颔首,表示知晓,并不急着表示自己的看法。
大秦的朝堂虽略严肃,但做实事的人多,若有将领不同意,自会有人出声反驳。
争论也是常有的事,并不稀奇。
但……他不由自主地又留意了下李世民,简直不敢相信他居然还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既不抱怨跪坐不舒服,也不搞点小动作,连神情都温和专注得恰到好处。
一点问题都挑不出来,就是最大的问题。
李世民悄咪咪观察麦子们,尤其是前面离他最近的那几个。
王绾他熟,旁边那个应该就是姜启了。
他看了一眼姜启,嗯,长得还行,温吞水似的,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啊……
但等他移开目光去看尉缭听他论战的时候,突然就想不起来姜启长啥样了。
嗯?他不是刚刚才看过吗?
小太子很奇怪,莫名其妙地又转回目光,定定地盯着姜启看。
普普通通的五官,普普通通的身形,普普通通的气质,如果不是特意去寻找定位,站在这么靠前的位置,居然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啊,他懂了!这家伙是夜里的玄猫!明明是存在的,但是跟环境融为一体了。
这样说来,这人适合去当刺客啊……不过姜启都当上大秦丞相了,证明他还是很有本事的,转行刺客太屈才了。
他正漫无边际地瞎琢磨时,忽听秦王提问:“太子以为呢?”
众臣大多惊异,未曾想这么大的事,要问这么小的孩子。
“臣[1]以为国尉言之有理。
”小太子微微而笑,目光明亮,气定神闲,抑扬顿挫,看不出丝毫刚刚走神的样子,“可修书齐王,邀其来秦会盟,以巩固两国友好。
”
“有楚怀王之事在前,齐王未必肯来吧?”王绾质疑道。
旁人还在惊讶的时候,王绾已经非常自然地接上了话,好像跟四岁的小朋友讨论国事是天经地义的事。
“那就要用到我们国尉主张的策略了。
”李世民含笑,“贿赂齐相后胜,让其人在齐王耳边吹风,奉行亲秦之策,赠以重礼,动其心,乱其志,不出一年,此事可成。
”
尉缭心神领会,应道:“臣正是这个意思。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齐国只要答应旁观,那吞食赵韩,指日可待。
”
“如此甚好。
”嬴政面露赞赏之色,也不知是在赞赏谁。
李世民这么接了几句话的功夫,再想起姜启时,又想不起他长什么样了,只能先确定他的位置,再去盯着他看。
姜启:“???”
半场朝会开下来,李世民一半的时间都在看姜启,另外一半才有空在其他朝臣开口时,友好地听一听。
嬴政只要不问,李世民也不插话,要多乖有多乖。
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