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3)
电话从纽约打到洛杉矶,但照片从纽约到洛杉矶还要1天时间,他们准备派人乘飞机送到纽约。
雅顿先生担心得都吃不下饭了,凯瑟琳却一点不慌。
“他们应该还会来采访我,到时候你可别慌。
”
雅顿苦笑,“我担心他们会拆穿你。
”
不怕啦!
她淡定的说:“凭一张照片就想拆穿我?”
“你怎么知道……这位奥尔加公主的?”
“我不知道啊。
”她无辜的眨眨眼,“根本没有这个人,所以我才奇怪,那位大公夫人为什么说她确实有个女儿?”
雅顿倒吸一口凉气:你真的胆子很大!
“我听说……沙皇家里还有其他亲戚。
”
“这个我也注意过了,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国家,想来平时也不会经常见面。
你知道他们这种人,凡事不会说的太绝对,万一呢?你看,他们都没能把那位安娜斯塔西娅女大公怎么样了。
”
这倒也是。
那位不知真假的女大公活得好好的,还活的很不错呢。
沙俄的流亡王室成员没有斩钉截铁的否认她,别人就更不会拿她怎么样了。
雅顿不禁佩服起凯瑟琳,这个女孩脑子真的很灵活,考虑问题也很透彻。
“不过嘛,要是这事过去了,我倒是要邀请几家媒体跟我一起去巴黎。
”她笑眯眯的说:“雅各布,我们去巴黎玩玩吧,我还……我想念巴黎了。
”
雅顿确定她从未去过巴黎。
但她说了,他便会同意。
“好。
你喜欢就好。
”
邀请记者一起前往巴黎,见见她的“母亲”,这事很重要,也必定需要一个大冤种啊不赞助商,会是谁呢?嗯,这个不着急,到时候看谁顺眼,就找哪位。
果然,午餐之前,《洛杉矶时报》的记者便打电话来预约明天下午的采访,凯瑟琳大方同意了。
*
波士顿,海恩尼斯港,肯家大宅。
洛杉矶的“公主风”也吹到了波士顿,不过关注点不太一样。
《波
士顿邮报》转载了《洛杉矶时报》的报道,更关注马克西姆杜邦先生邀请奥尔加公主共进午餐。
杜邦家族产业众多,囊括军工、医药等行业,已经传承了四代。
但杜邦家族成员却比较低调,很少出现在媒体上。
谁也说不清楚马克西姆如何结识的奥尔加公主,他与公主共进午餐的前一天,《洛杉矶时报》刚刊发了另一篇有关公主的报道。
约翰肯尼迪看着报纸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一位只得10岁出头的孩童,圆脸大眼短发,与另一张照片上的年轻女孩并不太相像。
他的视线在两张照片上来回扫视,总觉得那位奥尔加公主……有点眼熟。
不好说,他不确定,像谁呢?像哪位电影明星?
公主殿下很美,高傲得像天鹅,他想,这会是又一个安娜斯塔西娅吗?虽然《洛杉矶时报》的报道说公主的母亲娜塔莉亚大公夫人确认了她;但《纽约时报》采访了末代沙皇的亲妹妹谢妮亚女大公,谢妮亚说弟弟米哈伊尔大公和娜塔莉亚只有一个儿子,根本没有女儿。
所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