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3)
玛丽王后号停泊在码头上。
船员放下栈桥,接驳邮轮和码头。
最先下船的必定是最尊贵的那位。
码头上万头攒动,摩肩擦踵。
许多人开始用俄语呼喊“公主殿下”,男人挥舞帽子,女人挥动手帕或是围巾,激动得脸色绯红。
来围观美丽公主的美国王室迷们也不甘示弱,同样用英语喊着“公主殿下”,颇为声势浩大。
两边各据一方,隐隐有分庭抗礼的趋势。
约瑟夫肯尼迪下了车,招呼两个儿子,“来吧,我们去迎接公主。
”
特权阶级父子三人一路畅通无阻的走到栈桥下面。
不多一会儿,一位身穿华美宫廷长裙的俏丽少女出现在栈桥的顶端。
长裙由香奈儿设计,参考了19世纪中期的欧洲宫廷礼服裙,下裙由裙撑撑起圆钟型饱满的曵地长裙,上身紧窄合身,大一字领完美呈现公主优美的肩部线条与修长如天鹅的脖颈,白色的缎领最大限度衬托那串鸽血红宝石大项链,红宝石的光泽愈发显出雪肤之白;
她的秀发蓬松的盘在脑后,头顶戴有一顶钻石的Kokoshnik(俄式王冠),主石则是一圈跟项链同色的鸽血红宝石。
秀气的双耳坠有整颗大粒红宝石与钻石的耳坠。
在北美阳光的照射下,红宝石与钻石反射折射无数光线,闪闪烁烁,像是阳光在她的头顶、脖颈与耳边。
公主殿下面露得体微笑,左手抬起,手心朝着自己,向码头上的人群挥手致意。
这种“皇室挥手”可是她学习“宫廷礼仪”的成果,奥匈帝国的皇帝也是这么向群众挥手致意的,尽显皇室优雅。
码头上的群众有那么一瞬间忽然鸦雀无声。
他们实际看不清公主的脸庞,但不妨碍他们将其想象成一位绝世的美人、一位真正的公主、帝国最后的直系继承人。
这阵寂静无声使得肯家兄弟都诧异万分,他俩分别向两边看去:乔看的是沙俄流亡群众,杰克看的是美国围观群众。
接着,巨大的欢呼声响起:“殿下万岁!”、“殿下万岁!”、“殿下万岁!”,俄语与英语齐飞,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那帮俄国人全都一幅“就算现在死了也是死在皇储殿下面前”的亢奋,声嘶力竭,激动无比。
美国群众也没有好在哪里,他们受到了对面俄国佬的感染,欢呼声一点也不逊色,还有人胡乱喊着“欢迎公主来到美国”、“伟大的公主陛下”,有人竟然晕倒了,引发一阵骚乱。
凯瑟琳也被群众的狂热惊吓到了:这些人怎么回事啊?要说俄国遗老遗少们激动还属于正常,但你们美国佬凑什么热闹?
想不通,真想不通。
她脸上带着完美微笑,缓步走下栈桥。
*
乔和杰克全都一幅“这美人我好像没见过”的痴迷神情,仰头看着她。
他们单知道她漂亮,但从未见过她如此盛装。
她在成年礼舞会上也是如此盛装,但他们只能在报纸上看到黑白照片。
黑白照片怎能反映她的盛世美颜?
美,但失去颜色。
如今,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都在她……脸上。
他俩的心中全都噼噼啪啪的开放了绚烂的烟花,难以言述,无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