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他回来了。(2/3)
青辽国只是弹丸小国,每一年都要向周边四国进献大量供奉,卑躬屈膝苟延残喘,民生艰难,苦不堪言。
那时的静安真寺,正是在青辽国同周边风廉国的边境之上。
长在寺庙之中的孩童,经年日久在心中种下了善根,自然会为了城镇之中受到欺压和敌国掠夺的民众出头。
最开始,他只是组建了一支和他一样,出身寺庙的孤儿军。
他们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敌国的铁蹄来践踏百姓之时做出反抗。
后来就有无家可归的流民,有家人需要守护的壮汉,自发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逐渐在边境形成了一股义军。
哪怕是太平年间,也还是有人受离乱之苦。
而那时四国强,一国弱,弱国自然上到国君下到百姓,全部都是他国奴仆。
被世代压迫的民众忍无可忍,这时候有人振臂一呼,英雄便横空出世。
队伍犹如野火燎遍莽原,当年寺庙之中的孤儿,成了一位众人拥护的主君。
主君英明神武骁勇善战,知人善用智谋无双。
带领四方搜罗的能人,一路势如破竹,杀得四方敌军落花流水。
接到了自己国家的“招揽”,原本怀着为国效命的青云之志,带手下来到了皇都。
奈何经年日久跪地向四方乞怜的国君,懦弱昏聩,竟然联合四方国之奸细,竟要将这位民间英雄,以及一干热血冲云霄的手下义士,尽数鸩杀在青辽国皇都。
幸而梁英卫天生机敏,及时识破了这等令人肝胆俱裂的无耻计谋。
带领手下突破重围,连夜杀出了国都,回到军营之后,立即调遣兵马返回。
不顾什么谋逆者天罚的恶咒,先拿懦弱国主祭天,而后将那四方奸细杀死,身体插在木棍之上,血淋淋地展示在皇宫门口。
又将他们的头颅全部都割了下来,还与其国君,登临帝位,正式对周边四国宣战。
四国原本根本不将这草莽出身之人放在眼里。
孰料惠伟帝梁英卫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得位之后更是广开粮仓,济救苍生。
对压榨苍生的贪官污吏一律施以重刑。
他登基那一年,光是青辽国斩杀的高官权贵,就已经在菜市堆成了数座“京观”。
铁血手腕之下,只有两种结果,一则万民臣服,二则群起攻之。
然而梁英卫只杀权贵高官,对平民百姓却从无酷烈手段。
当时整个青辽国官府之内,十室九空。
可是百姓的日子,却前所未有地好过了起来。
他又带着兵四处征战,有时一夜奔袭上千里,还能将敌人打得丢盔卸甲。
战神临世之名渐渐大噪,他就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之下,毫不意外地取得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疆土一步步扩张,他从来不兴鸟尽弓藏的那一套,对着手下之人肆意放权。
倘若那人为国为民,他便是周公吐哺,任人唯贤。
若是那人包藏私欲,祸乱朝纲民政,他便连个理由都懒得给,直接带兵提刀,到那人府上将其头颅砍下以祭苍天。
原本这样的治国手段一定是不长久的,疆土变大之后,必须有人治理,靠一个皇帝又如何能撑得起一个国家呢?
然而他又一次反其常规,因是谋逆上位,草根出身,根本没有什么家族宗室可言。
因而敕封四方能人为异姓王,共治青辽国。
这些上位的异姓王,皆是出自他手下亲自带的兵。
曾与他并肩开国,为民而战。
四位异姓王盘踞四方,成了镇国利器。
一时间四境倒是真的让他强势安顿了下来。
青辽国就此开启了休养生息。
自四方招揽人才上位,开恩科,更善用氏族举荐之大才。
虽然治国不同于打仗,常常漏洞百出,但四方异姓王忠心耿耿,绝对的生杀权握在手中,梁英卫甚至经常御驾亲征。
一度打到了风廉国的国都。
但因为风廉国三面环海,与青辽国平原版图接壤太少,青辽国草创未就,百废待兴,不宜远治。
便只让对方签订了永不开战,年年朝贡的协议。
而后掳掠了一番风廉国的好东西,就带兵折返了。
如此几年,青辽国就像缓过一口气的猛兽一般,彻底成为四国不可轻视的存在。
养育他长大的佛教,在他征战期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替他行善事,开声名,掌百姓舌喉。
最终顺理成章被封为青辽国国教。
不会治国慢慢学就行了。
就算日后四方异姓王必起异心,梁英卫无法带兵再亲自砍朝臣的脑袋,朝中济济一堂的能人,也能为他防患于未然,替他怀柔德治。
若是到此,倒也能算一位枭雄横空出世。
然而无人得知,这一切,从国之初立开始,便是一个惊天震地的阴谋。
青辽国的百姓乃至四方异姓王、包括梁英卫后宫之中培植养育,争得你死我活的各股势力乃至皇子们,都被囊括其中。
梁英卫在位期间,一度垂拱而治。
然而他明面上是一位旷世明君,私下里却扶植四方世族,掠夺民生。
派人腐蚀各州郡官员,令他们逐渐胆大,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鼓动四方异姓王扩张领土,豢养兵将,占据一方。
更是对佛教之内贪欲炽盛,啖肉吐佛的僧人暗中嘉赏扶植,反倒对束身自修,雪胎梅骨的真大师多番打压,让他们不堪忍受教内污浊,遁隐深山。
如此整整数十年,青辽国这由梁英卫亲自建立起的金城千里铜墙铁壁,又被他自己一点点地蚕食蛀空。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
“你是说,你以整个青辽国的百姓为祭,从数十年前,便谋划了今日。
”
“只为了……殉国飞升?”
银汉罟上,青辽国时节已经入夏了,但是还披着狐裘的明光,惨白的面色在皇宫辉煌空旷的灯光之中,显得格外阴鸷。
恢宏古朴的飞龙大殿之中,此刻没有满朝文武,甚至没有任何的宫廷守卫。
只有坐在步辇之上的明光,和龙椅上面那位不再伪装痴傻,目露精光,纵使被绳索捆绑,依旧赫斯之威难掩的惠伟帝梁英卫。
“若无你这杂种小儿坏我大计,如今我已然飞升上界,千秋万载长生不灭!”
“咳咳咳……咳咳……”明光蜷缩在步辇之上,消瘦得看上去近乎如同险峰峭壁。
他咳了数声,而后问那被困在龙椅之上的惠伟帝:“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元后之子遗落在外的皇孙。
”
“你只是利用这个皇孙,挑起皇城之中多股势力与诸位皇子之间的争斗。
”
“好让整个国家彻底乱起来。
”
“没错。
”
梁英卫对自己多年运筹帷幄十分满意,因此看向明光的眼神就格外愤恨。
“当日我明知你不是我准备的‘皇孙’,却还封你丹曦郡王,令你享尽荣华富贵,你应该感恩戴德听凭摆布!”
“不过你竟然用三年时间,便斗得树大根深的大皇子败倒,背靠佛教的二皇子被迫砍除羽翼,断尾求存,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
他谈起自己的儿子,竟然都不用皇儿来称呼,而是生疏地将他们称为皇子。
自己也不曾称朕,他觉得九五至尊之位配不上他的伟略雄才。
梁英卫想要做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皇帝之位,他想要飞升上界,成为那九天之上的神尊!
因而人间几十年,他纵使娶妻生子,受万人敬仰。
却只将这位子,将整个青辽国的百姓,当成是他为自己打造的登天的阶梯。
大殿之中灯影摇晃,梁英卫到此刻依旧执迷不悟。
反倒试图蛊惑明光:“你不是已经看了那记载升仙方式的上古奇石了吗?”
“你比所有的皇子都有弄权治国之才,这青辽国我拱手送你又如何?”
“只要你不阻拦我登天之路,到了天界,我亦可以保你世代为皇!”
梁英卫说的那记录升仙方式的上古奇石,这石头如今就立在两个人之间。
只有一个石狮的大小,上面布满历经斑驳岁月的痕迹,这石头确实不作假,上书的字迹亦是此星界千年之前的古文。
明光下界竞赛之前,了解了此间星界所有的历史,对这些古文字体,也有些许研究。
他目光无波,投向那一块令人自帝王密室,搬到了飞龙大殿之内的石头之上。
上书——太子德化仙录
貔虎之岁,异姓称王,祸乱四方。
庙堂之上,倾轧相攻,群臣竞逐锱铢之利,罔恤苍生,黎庶凋敝。
及至王师犯阙,唯舞姬所出之皇子,仓促立储。
乃率羽林孤军,血战拒敌,偕都城百姓,共卫宗社。
然两军之势,悬绝殊甚。
太子德战溃,为全将士百姓,乃许身蹈烈火。
以身殉国,万民衔悲。
忽有神光天降,覆仁英之台。
太子德浴火涅槃,功德圆满,白日飞升,证位仙班。
①
明光眸光在“太子德”三个字上停留片刻,微微蹙眉若有所思。
继续往下看,发现下面还有被摩挲得已经圆润模糊的一行潦草小字。
——然太子德飞升未几,有司搜其邸,竟得密证:四方祸乱之源,实肇于德。
盖欲以万民为牺牲,自证仙阶。
昔之"仁德",皆伪饰也。
②
明光盯着这一行小字看了许久,惠伟帝梁英卫,却以为他也相信了这一块千年前记载的成仙之法!
于是继续道:“现在让你的人停手还来得及,我可以亲手写下立你为皇的继位诏书。
”
“待我殉国而死,你便能名正言顺地登临大位,御极天下!”
“你可以将所有的皇子还有后宫屠杀,放一把火烧干净。
”
“到时候再也没有人会知道你并非皇室血脉,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君王。
”
“以你的才能,将这乱世力挽狂澜再行复兴,并非难事。
”
“待到迟暮之年,若你也想飞升上界,自可以按照石碑篆刻所法,成就仙位!”
吼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惠伟帝梁英卫已然疯狂。
外面厮杀之声未曾间断过,此刻的厮杀之声也越发近。
仿佛下一刻就要破开这飞龙大殿,杀到两个人的面前。
明光这时候却按着步辇的扶手,慢慢站起来了。
他并没有走向那石碑,而是走到了龙椅旁边。
居高临下看着惠伟帝梁英卫说:“这块石碑,你是从何处所得?”
梁英卫也不隐瞒:“乃是昔年杀入风廉国皇都之时,在他们皇帝的密室之中得到的。
”
“是他们跟你说用这种方式就能得证功德仙位?”
“当然不是!是我杀了一十二个帝王子嗣,生生逼问出来的!”
梁英卫回忆往昔,甚至颇为感慨:“当时那风廉国的皇帝,将这块石碑视为神物。
”
“宁可将整个风廉国拱手相让,都不肯让我搬走石碑。
”
“而且我还发现,他已经在按照石碑上篆刻的去做了,他身上已有神迹显现,分明垂暮之年,却鹤发童颜,正是同这石碑日夜相对之故!”
“若我再晚上几年打到风廉,就会成为助他飞升的敌军!”
明光悲悯又肃冷地看着梁英卫,并没有同他说,这世上没有人能算计天道,以如此阴诡的手段,获取功德,白日飞升。
也没有跟他说,他或许被那个风廉国的皇帝给骗了,一生筹谋,不过是可悲的笑话。
然而想到青辽国的百姓仍旧懵然不知。
想到他们崇敬供奉的国君,那个昔年救亡图存以身许国的英武之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变成表里不一祸国殃民,以苍生为食的恶鬼。
只觉得人生不过短短百年,亦逃不过世事变迁,造化弄人。
“怎么样?现在将我放了,让我出去带军迎敌,天下就是你的了。
”
这位人面兽心的帝王,看着明光,还沉浸在自己编造的成仙美梦之中。
“你猜猜外面的杀声,是你的军队还是我的?”
梁英卫一生骁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