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3/3)
,瞥到背着桶的李解,折回去帮他,“给我吧。
”
“我行的。
”李解朝他笑笑,“青山叔你牵着
三娘子,路滑,别让她摔着了。
”
雪很大,但风小了,萦绕的雾气也散了,比在山林里时轻松得多。
石梯铺到了入口,入口左侧,是水流冲刷山石形成的石壁,石壁崎岖,形成了小路,还没进去,梨花便感到阵阵暖意。
暖和得梨花眉头都舒展了。
里头灯火辉煌,看守的人看到梨花,殷切挥手打招呼。
他们坐在竹筏上,面前是削好的竹篾,他们手指灵活的翻着竹篾,正在编竹帘。
“十九娘,这儿比村里暖和,适合过冬呢。
”
“那往后每年咱都来这儿过冬。
”梨花冷了一路,忽然有块暖和的地,喜欢得很,“你们不嫌搬家麻烦的话。
”
说起搬家,几人皱紧了眉。
搬家不麻烦,麻烦的是过雪山林,他们进来时遇到大雪,差点迷路,明年再来的话,得赶在大雪封山前才行。
“明年再看吧,这儿再好,种不出新鲜的菜蔬啊,对了,十九娘你路过新益村看到地里的新苗了吗?没有被糟蹋吧?”
“没有,长得好着呢。
”
“那就好,我们进山,最放不下的就是那几亩地了。
”
寒暄时,梨花望向里头,只见竹筏铺满了整个江面,竹筏四角立着竹竿,上头挂起了竹帘,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有利于保护各家隐私。
“当时卯足劲做竹筏,运进山才发现多了...”赵青山看着面前随波轻晃的竹筏,轻快道,“现在刚好派上用场。
”
石壁间杵着诸多火把,内凹处还烧着炭,旁边的牛趴在草堆上,无聊的甩着尾巴。
赵青山的视线顺着她看向角落,表情无奈,“可能光线不好,牛进来后就懒洋洋的,整天都趴着不爱动,你阿耶怕它有病,还牵到外面仔细检查了番,后来发现啥病没有,就是懒了。
”
搬家时牛出了大力,因此知道牛只是懒了,赵广安没少夸牛聪明。
也是赵广安名声好了,这事搁前几年,族里非讽刺他不可。
地面不平,梨花走得极为小心,想到随自己出去的大黑牛,不禁转身回头。
鲁小五拽着牛绳,一脚踩到竹筏上。
大黑牛不安,缩着脑袋不肯迈腿,鲁小五大喊,“走啊。
”
石壁形成的小路逼仄幽暗,大黑牛通不过,走竹筏是最快的。
鲁小五又吼了几声,最后还是李解拿过牛绳哄一通把牛哄到了竹筏上,为此,鲁小五不满,“它为什么不听我使唤?”
“我以前放过牛。
”李解简单解释了句,问梨花,“牛迁到哪儿合适?”
“前面竹帘前吧,桶全部放那儿,把盐分了再说。
”梨花翻过石壁踏上竹筏,“我牵牛,你把几个村的村长叫过来,就说分盐了。
”
鲁小五嘴角动了动,“跑腿的事交给我吧。
”
“隐山村的人看你脸生,恐会害怕。
”
隐山村的尽是妇孺,胆子小得很,鲁小五不好坚持,“那我牵牛绳。
”
地下河暖和,连水也是暖和的,后面进来的云州人既欢喜又惋惜,“位置要是再高点,就会在山间形成瀑布,外面的人就更加这儿有人。
”
梨花想和赵广从说说接下来的打算。
等了许久也没等到人,罗四和白阿六也没回来,心下不安,“不会出事了吧?”
“可要我去找找?”鲁小五浑身有干不完的劲儿,说着就要走,梨花道,“再等等吧。
”
这一等,就等到了赵大壮他们过来,看到裹着褥子的桑树村村长,赵大壮又惊又喜,“叔...”
黄老村长扭头,浑浊的目光落在赵大壮身上,声音微哑,“赵大郎,你来了啊,叔都快认不出你了。
”
赵大壮撑着石壁,慢慢走上竹筏,走到黄老村长面前,“村里事多,我老了一大截,叔不认得也正常,倒是你老人家一点没变,还像以前一样精神...”
“老咯。
”黄老村长捋着胡须,往日病恹恹的脸堆满了笑,“老得走路都要人背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