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瓶栽(2/3)
个多月,就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可见出耳阶段木耳成熟得很密集。
“这个只能在春天种吗?”立马有人抓住了关键,这么短的收获周期,一年大可以不止种一茬。
严雪一看,发现是她最早指导那两个基地之一的,笑道:“当然不是,秋天也能种。
”
见对方眼睛一亮又补充,“夏天高温高湿,容易出现烂耳流耳,所以避开了。
”
但这也很不错了,资金有限的话,完全可以不建那么多培育室,每年春秋各种一茬,产量依旧可观。
没想到这还没完,严雪很快又指了另一个架子上的罐头瓶,“这都是用今年春天种完的培养料种的。
”
“这个培养料还能反复使用?”五岗镇林业局的众人都快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今天一直在提问。
“可以的。
”严雪笑着说,“不过得倒出来,经过处理后重新填装。
”
说完还指了中心后院,“也可以用来制作成有机肥,我们还专门开了一块地做试验。
”
菌渣中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经发酵后可显著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一个又一个消息砸下来,都把五岗镇的众人砸懵了,闻言忍不住看向张书记,“要不咱也过去看看?”
然后一群林业局的大小领导又跑去后院看了培育中心自己种的粮食和菜,长得确实还挺好的。
这么算下来,和产量的突出、原材料的低廉相比,建培育室的成本好像又不是那么高了,毕竟可以平摊到接下来的每一年。
最后严雪给他们看了晒好的干木耳和泡发后的湿木耳,生长周期这么短,口感和品质上差一些大家也不意外。
众人脑子里装了一堆东西,有人还记了笔记,都得回去后慢慢消化,看完问完就告辞了。
回去的路上还在讨论这种瓶栽法的优缺点,“能看出来朵比段木种植的要小要薄,不一定能好卖。
”
“那得看卖多少钱了。
”张书记说,“跟段木种植的一个价,肯定卖不出去。
”
但这种种法就胜在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作为原材料的锯末子还比木头更廉价易得,卖得便宜依旧有的赚。
张书记看看众人,“都回去算算吧,看到底能不能种,咱们也不能一直被别人卡着脖子。
”
那两家已经把木头卖了的显然是提前被人抢了,剩下的那些也都跟商量好了似的,集体涨价。
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可不是给别人干的,所以他才在算过之后,宁可明年少种一些。
没想到严雪倒是提供给了他一个新思路,木头不好买,他们可以用锯末子种,这东西镇局多的是,还可以反复利用。
“而且金川林场已经把段木木耳的名声打出去了,咱们干得再好,也顶多是挂个金川木耳的名头。
”
张书记提醒众人,“他们这个瓶栽法既然是这两年才研究出来的,应该还没有林场做吧?”
在场这么多人,总有反应快的,尤其是最先办起栽培基地那几个林场,几乎是马上就听明白了。
金川林场他们抢不过,毕竟人家严雪就是金川出来的,但不代表他们永远都抢不到先机。
这事如果能搞,他们第一个搞,以后卖出去,打的就是五岗木耳的名号了。
这么一想,众人都有些迫不及待想回镇里开会,路上就盘算起了事情的可行性。
另一边,庄启祥联系了一圈,发现木头还真是不好买了,一个个涨价涨得离谱。
没怎么涨价的,之前也都有了固定的买家。
人家都能不涨价,自然也不会放着之前的买家不卖,卖给他。
这就麻烦了,以他们镇的木材产量,最多能支持3000瓶菌种的接种,剩下那7000瓶怎么办?
总不能定金都交了,再说要退吧?就3000瓶他们也根本搞不成规模。
庄启祥直接在会上提了瓶栽法的事,“不行咱们就用锯末子种,这个中心去年就在研究了,确实可行。
”
但柳湖镇这些人可不是五岗镇那些,没有之前种过两年的经验,更没有信心,一听全都露出了迟疑。
甚至有人直接问:“咱们都没种过,直接就搞这么新鲜的玩意儿,步子是不是迈太大了?”
“那你说怎么办?就种3000瓶,那7000瓶不种了?”庄启祥直接问。
这些菌种还是靠着庄启祥才弄回来的呢,那人立马笑,“我是相信庄书记您肯定有办法搞定。
”
事情让庄启祥办,责任让庄启祥担,庄启祥给出了解决建议,又各种觉得不妥。
庄启祥也是来了柳湖镇林业局做一把手,才发现培育中心的领导有多好当,“那就找个时间去培育中心参观。
”
他没再让这群人继续叽歪,“你们要还觉得不行,就再让县里给你们换个书记,我回培育中心,正好那边经理的位置还空着。
”
那不是彻底玩完了,别说明年,以后都别想着再买菌种了,更别想有钱改局里那些拖拉机。
这下没人再吭声了,就是私底下不免嘀咕,这位新来的庄书记也太独断专行。
可嘀咕归嘀咕,该去培育中心参观那天可一个人都没少,进去刚打了几句招呼,严雪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严雪这边抽不开身,郎月娥去接的,很快又出来说:“五岗那边决定还是订1万瓶,还有些关于瓶栽法的问题想问。
”
一听瓶栽法,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立马竖起耳朵,没想到五岗也在打听这个,五岗不是已经种了两年了吗?
严雪注意到了,却只做不知,叫了身边的郭长安,“我这边走不开,长安你去帮着解答一下。
”
郭长安点点头,进去了,“对,跟段木栽培法接种方式类似……图纸我们这都有,可以指导你们建……”
后面门关严了,外面也听不太清,但越是听不清,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就越是抓心挠肝想知道。
听这意思,五岗那边是准备搞那什么瓶栽法了,是不是那东西确实可行?
人家都种两年了,对此肯定有判断,要是不能赚,谁闲着没事非要换?
这下从培育中心回去,众人的口风倒是变了不少,但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