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公主不是风光,而是责任……(1/3)
翌日三月十九,北齐公主与蜀王大婚。
今年的春雨水实在充沛,昨日夜里便下过一场急雨,今日苍穹如洗净,分外明湛。
明怡清早便换了一身杏色的袍子,带着青禾前去吃酒,因着上回在上林苑不打不相识,北齐公主念着在京无人作伴,上书皇帝,出嫁这一日请明怡和沈燕作陪,昨日便遣了人来,嘱咐明怡今日早些去北齐公主下榻的九王府。
九王府离着裴府一点也不远,只消往西过两个街口便是,抵达王府朱漆大门外,早有女官侯在此处,迎着她来到王府正院。
远远地,听见沈燕笑得极大嗓门,可见比她到得更早。
春光正好,年前裴越给她画的那幅扇面早做成了扇子,明怡执扇轻轻撩开珠帘,往内探望,婚房并不大,挂满了喜绸,各色朱漆嫁妆箱笼派了一地,唯留出当中一块小空地供人来往,只见北齐公主坐在东墙下的梳妆台前,由着侍女和沈燕伺候上妆,大抵是沈燕调皮,给她上了几抹腮红,致公主面颊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惹得屋内诸人皆笑了。
明怡慢腾腾迈入,握着竹扇与公主一揖,“殿下早安。
”
北齐公主尚在盘发,不宜转身,目光隔着铜镜与明怡接上,含笑道,“你可来了,对了,方才听沈燕提起,昨日是你生辰,本宫没能上府上吃席,待会给你补一份寿礼。
”
明怡本想说不必,念着北齐公主热情的性子,恐推拒不了,便干脆道了谢,旋即目光移至沈燕身上,疑惑道,“沈姑娘与柔雅公主也相识?”
沈燕丢开手中的胭脂盒,退到她身侧,与她一道在炕床上坐定,“早年殿下曾乔装去过肃州,我与殿下也有一面之缘。
”
“原来如此。
”
这时,外头来了一位嬷嬷,说是附近有百姓争先恐后给公主送农家贺礼,不知要如何打发,沈燕自告奋勇去张罗,屋子里除了北齐公主捎来的下人,便只剩明怡。
明怡与北齐公主交情不深,也一贯不爱奉承人,不怎么找话,干脆坐着饮茶,只是倏忽间,视线不经意扫过铜镜,见柔雅面露怔惘,心下一动,“殿下,可是有心事?”
柔雅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凄楚,神情略有低落,“能有什么心事,无非便是念家而已,也不知我母后病情如何了。
”
她这般一说,明怡面露了然。
柔雅的事,她不是一点内情也不知。
柔雅公主乃北齐皇帝第一个公主,母亲是当朝皇后,只因母族不显,处处为宠妃压制,在宫中是步履维艰,早年诞下太子伤了身,落下病根,常年缠绵病榻,柔雅公主之所以来和亲,对外是以嫡长公主之尊与大晋通好,对内实则是为皇后和太子博得人望。
说白了,也是身不由己。
“我听闻北齐太子殿下今年也有十五,有他在,皇后当无忧。
”
北齐抚去眼角的泪痕,感慨道,“是啊,涵弟也长大了,该担起太子之责,我如今远在大晋,也帮不了他什么,吉人自有天相,我操心再多,不过是庸人自扰,徒增烦恼罢了。
”
明怡不敢苟同,劝她道,“殿下南下和亲,便是太子殿下和皇后最大的奥援,有您在大晋,北齐朝臣该是拥戴太子和娘娘的。
”
北齐公主和亲另一层目的在于与大晋通商,她南下有个条件,便是将户部尚书换成了自己人,她在大晋一日,相当于太子捏住了北齐钱袋子。
“我也这么想,不然当初也不会毅然决然接受和亲。
”想起今日背井离乡孑身出嫁,身旁一个相送的亲人也无,柔雅心里不是不难过,她冲镜子里的明怡发出一声感慨,
“明怡,在旁人眼里,公主是无限风光,可我在眼里,公主是责任。
”
明怡一怔,捏着竹篾的指尖微微一紧,指甲现出一抹红,郑重道,
“在我眼里,亦是如此。
”
柔雅好似找到了知心人,扭身面朝她,绽开一笑,“我就知道你眼界与旁人不同,我来大晋前,常听人提起大晋唯一的嫡公主七公主如何跋扈嚣张,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