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七皇子沉冤昭雪(3/3)
,裴越也能对王家照拂一二。
面对老阁老的托付,裴越无拒绝余地,回了一揖,“越领命。
”
如此,王显心中好似去了一块大石头,神情也和缓不少,缓缓直起腰身,依如遒劲的老松,目露烁光,“东亭,事不宜迟,我此刻便回去准备,明日文昭殿,我当场给七皇子正名。
”
裴越朝他郑重一拜,“辛苦王阁老。
”
“何来辛苦一说,不过险象求生罢了。
”王显用力握了握他手腕,转身疾步离开。
窗外风声飒飒,月色如水。
裴越立在窗下,望了他许久,方起身回府。
只有劳动王显,七皇子这场翻身仗方打得漂亮,也不牵扯裴家零星半点。
老首辅这厢回到府中,立即开始布局,他率先着人将怀王给他递请帖一事给散播出去,一夜之间,此事传遍大街小巷,更是被锦衣卫耳目探得,怀王天蒙蒙亮起床,蓦地收到这个消息,险些气吐血。
“不对,王显不对。
”他为何敢去请帖,便是料定王显即便不买他的账,也不敢声张出去,因为王显不敢得罪他。
王显骤然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只有一个可能,他找到了退路。
怀王顿时有了不妙的预感,这股不妙一直持续到上朝,方落在了实处。
三月二十这一日,也叫小朝,虽不用去奉天殿参拜,三品以上朝官均要在文昭殿点卯。
皇帝照常过问完政务,打算退朝时,忽见王显打席位列出,来到大殿正中,缓缓跪下,先将笏板搁在跟前,旋即取下那顶展角乌纱帽,搁在一侧,深深伏拜在地,
“臣老迈昏聩,犯下死罪,请陛下治罪。
”
这话一落,满殿皆惊,好几十双视线齐齐扫向他,殿内顿时嗡嗡声一片。
皇帝脸色一变,有些措手不及,“王相三朝元老,便是当年,也是朕老师之一,怎地今日突然发此振聋之词,叫朕好生不适。
”
王显闻言当即抬起眸,眉目带着几分怎么都挥退不去的风霜,含泪道,
“臣万死之身,岂敢当陛下一句‘老师’,臣受之有愧,惶惶不安。
”应着这话,深深吸了一气,颇有些老泪纵横。
皇帝见他失态如此,实在不知何故,便道,“到底何事,速速说来。
”
王显眼眶沁着泪花,一五一十道来,
“自恒王出事,臣夜不能寐,每每思及过去做下那等滔天恶事,深愧圣恩,五内俱焚,辗转数月,臣终是下定决心,与陛下呈明。
”
“当初七皇子自比李世民一事,实则是子虚乌有,是恒王逼迫臣,着人在坊间放的传言,再暗中收买宁王府一小厮,故意嫁祸七皇子,七皇子被圈禁,臣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
这话若石破天惊,惊得大家伙呼吸屏住,连眼皮都不敢抬。
王显可是恒王的外祖父,他出面指认此事,即便不是真相也是真相了,而王显这么做,无疑是要将中宫嫡子给救出来,目的便是牵制怀王,给王府将来谋一条出路。
真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不愧是首辅。
众人无不佩服。
可裴越眼底却迭起几缕惊色,这话与昨夜商议的两策明显有出入,王显显然是将罪名往自个儿身上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选了下下之策,诚然换裴越身处此局,亦是不做二想,选第三策,可当出主意的那个人是他时,王显的抉择便让他深感负罪。
怀王何等敏锐,一眼勘破王显之局,立即拱袖而出,“父皇,王阁老品行高洁,深明大义,他不可能做出谋害七皇弟之事,此事很有蹊跷,望父皇定要明察,莫要冤枉了好人。
”
皇帝深瞥了一眼王显,脸上没有明显的情绪,继而将视线移向怀王,悠悠问道,“怀王,朕听说,你给王阁老去了请帖,让他登门贺你生子之喜。
”
怀王心里早有了准备,从容不迫回道,“回父皇,是有此事,不仅是王阁老,其余几位阁老儿子也均去了请帖,就是裴阁老,儿子遇见时,还当面邀请了他,只是口头客气,并无他意。
”
他说的坦然,皇帝反而不好苛责他。
复又看向王显,神色一凛,“王阁老,诬陷皇子是何等罪名,你很清楚,可要谨慎。
”
王显近乎带着哭腔,“陛下,臣当时一时糊涂,为了外孙前程,受其蛊惑,猪油蒙了心,害七殿下身陷囹圄达三年之久,每每想起,懊悔不及,臣再这般隐瞒下去,实在是对不住陛下的信任,对不上身上这身朝服,陛下,您就成全了老臣,还七殿下一个清白吧。
”
王显言辞凿凿,顿首痛哭,大有皇帝不将他下狱,便要哭死在殿上的架势。
他主动投案,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事已至此,不将王显下狱已是不能。
皇帝也没坚持多久,着侍卫将王显带下去,问裴越该由何人主审,裴越道,
“恒王一案,本是臣主审,柳如明和巢遇协理,观王阁老此事,案情当不复杂,陛下可在柳巢二人当中择一人审讯。
”
裴家不参与党争,不想沾边,大家并不意外。
皇帝最终点了巢遇来查。
这个人选一出来,殿中氛围就很微妙了,尤其是怀王心跳如鼓,已是大叫不妙。
为何,柳如明八面玲珑,他来审,案情尚有余地,巢遇忠贞不屈,素来眼里揉不得沙子,皇帝择了巢遇,可见他对此案的态度。
正如裴越所料,皇帝显然也动了牵制怀王之心。
王显既然敢揽下此事,必定做了周全准备,故而巢遇几乎不费什么力气,便审明白了。
仅仅两日功夫,七皇子便沉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