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春茶的品质已经达到……(3/3)
,效率就上不来,按照她在现代查的资料,一般人干上八个小时,约莫能采到八到十二斤的鲜茶叶。
当然,手脚利落的可能会更多采到两斤,手脚慢的可能会少两斤,总之大家干这个活,每天的工钱总不会低于一块钱,手脚快的,一天挣个两块多也容易。
此时夏春花还不知道这茶叶的难采,只觉得按照叶宁开的这个工钱,想来帮她干活的人恐怕很多:“人数上有要求吗?”
人数自然是有要求的,叶宁摆手道:“人也不能太多,主要是现在就你和我勉强会炒茶,这找的人多了,一两天就把茶叶采下来了,我们这边炒制不过来,过了夜茶叶的香味和品质就要大打折扣了,你看情况找二三十个手脚利落的人吧。
”
夏春花闻言点了点头,已经在心里琢磨起了村里合适的人了。
现在的人都是爱抱团的,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夏春花回到村里后一家家问过去,尽量不厚此薄彼,保证每户都会选中一人,很快就敲定了三十名人选。
夏春花这边忙着准备的时候,叶宁这边也没闲着,她先回现代订购了五千个装茶叶的铁圆罐,上面设计了乐阳红茶的品牌名字,为了看起来正规后面也留了乐阳镇的地址和电话。
原本叶宁还担心商家会深究乐阳红茶是个什么品牌,然而人家商家见她连包装罐都需要在网店上定制,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名茶,根本就没有好奇的想法。
第二一早天还未亮,被夏春花喊来采茶的人就三五成群的往山上走了。
毕竟今天这活可和之前不一样,按量结算工钱,干得多就挣得多,她们开工得越早,挣到的钱就越多。
此时叶宁还没过来,不过这也不影响,因为她昨天就让顾骁把采茶要用到竹篓从村里运回来了。
这些竹篓和之前装腊肉的竹筐一样,是叶宁找村里一位老篾匠定制的,价格便宜做工好,老篾匠靠着这两笔订单赚到了钱后,让家里的小孙孙一个月就吃上三回肉。
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到了茶园后,都不用夏春花招呼,就直接挎起竹篓往茶园冲了。
夏春花不放心的跟在众人后面,手把手地教导着她们采茶的注意事项:“手指上要带着点力,往上提的同时把茶叶采下,用力不能太大,不能伤了茶树的枝条。
”
经过夏春花的示范后,三十号人当即就上手实操了起来。
有人上手后还拿不准自己的动作,遂小声呼唤了起来:“春花,你看我这样对不?”
夏春花走近一看,出声提醒道:“对,手腕不用提这么高,放松一点才不累手,必须得保证一芽一叶。
”
也有人好奇道:“我看这下面的叶子也很嫩啊,为啥叶小姐只要一芽一叶,这一芽两叶不是更压秤吗?”
夏春花解释道:“这哪能一样,叶小姐说一芽一叶的才是品质最好的,一芽两叶就不是这个价了。
”
开口问话的婶子忍不住咂舌道:“要不说城里人讲究呢,喝个茶还有这么多门道,我们山里那些野茶,别说这么嫩的叶子了,就是老叶子,大家也不会嫌弃啊,摘回去炒了只有茶沫子也是一样的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