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3)
扬了个干净,漫天飞舞的碎屑洋洋洒洒地落下,如同秋日落叶般凄凉。
其中,有两片碎屑不幸掉进了燃着的烛火中,火苗瞬间腾起,仿佛带着某种不甘与愤怒,缓缓沿着地上的纸屑蔓延开来,火光映照着胤礽绝望的脸庞。
烧吧,胤礽怔怔地望着那簇火苗,仿佛看到了自己命运的缩影。
若他真的被烧死了,或许汗阿玛会看在这么多年父子情谊的份上,对跟随自己的那些人手下留情,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下一秒,一盏茶水浇到扑闪着的火苗上,只剩下纸屑的燃烬和一股淡淡的滇红茶香在空气中弥漫。
胤礽的精气神在此刻瞬间被抽空了,他缓缓抬头,目光所及之处,是胤禛那张沉着冷静的脸。
“四弟是来看我笑话的吗?”胤礽冷笑一声,原本佝偻的脊背缓缓挺直。
胤禛不语,他对太子的感情很复杂,不是只言片语能说得清楚的。
幼年时,宫中与太子年纪相仿的阿哥寥寥无几。
汗阿玛出于对太子的重视,特意授意让他每日去乾清宫与太子一同念书,意图在两人之间培养出深厚的兄弟情谊。
那时,汗阿玛忙于前朝政务,虽将他接入乾清宫与太子一同学习,但实际上,为他启蒙开智的却是太子本人。
那几年,太子尚且年幼,未经世事,所接触的皆是正统的帝王之道。
正因如此,胤禛今日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对官场腐败的厌恶,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太子早年对他的言传身教。
然而,随着太子出阁接触朝政,索额图借着叔公的身份接触太子,再加上他的儒学师傅汤斌因为种种原因被贬斥,太子的性子渐渐变得骄横,那些年少时学到的道理似乎也被他抛诸脑后,与汗阿玛之间的父子情谊也日益淡薄。
“二哥说笑了。
”胤禛垂眸不再多想,“弟弟是奉了汗阿玛的口谕来的。
”
胤礽闻言从软榻上缓缓站起身,走到胤禛面前:“难为汗阿玛还能想起我这样一个不仁不悌的孽子。
”
“汗阿玛念在弘皙尚且年幼无辜,二福晋又秉性淑孝,赋性宽和,特地将他们母子二人接到了风景宜人的畅春园居住。
”胤禛神色复杂,“汗阿玛终究还是念着二哥的。
”
古往今来参与谋反的皇子,其家眷往往难逃牵连,不是被贬为庶民,就是被圈禁在府邸之中,鲜有能重获自由之日。
而今,汗阿玛竟破例将二福晋与弘皙放出,这份恩典,实属难得。
“仲英......”胤礽长叹了一口气,目色复杂,“汗阿玛向来对她评价甚高,如今她倒是受了我这个废太子的连累。
”
“二嫂并无怨怼之言。
”胤禛目不斜视。
胤礽嘴角微扯:“她是照着国母选出来的女子,最是坚韧和顺不过。
”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胤礽挥挥手:“我知道了。
”
这便是送客的意思了,胤禛见状,也不再多言,缓缓退出了房间。
......
“这匹缠枝纹的织金缎好看,五姐姐出嫁的时候多带几匹.....”
“够了够了。
”额尔赫看着面前几近快堆成小山的缎子忍不住笑出了声,“我总共生了几只手几只脚,这么多缎子作陪嫁,到时候都是压箱底。
”
宁寿宫内,皇太后正端坐在案前,仔细过目内务府呈上来的陪嫁清单。
一旁,雅利奇正陪着额尔赫一起挑选压妆奁的头面缎匹。
额尔赫是第一个留在京里出嫁的公主,她的妆奁正儿八经是要被抬到京城里转一圈的,代表的可是皇家的脸面,因此,内务府牟足了劲,列了厚厚的单子交到宁寿宫,力求每一样都尽善尽美。
太后揽过额尔赫有些舍不得:“嫁了人和在宫里到底就不一样了。
”
额尔赫依偎在太后怀里,虽说她的母女情分淡薄,但和太后的祖孙情谊却非同寻常。
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宁寿宫,小时候每次在额娘那里受了气就会跑回宁寿宫,那时候的宁寿宫于她而言就是避风港,在这里可以不用念书,不用想着怎么让额娘不生气,只要靠在皇玛嬤怀里,似乎天塌了也落不到她身上。
而现在,她马上就要离开这座宫殿了。
“玛嬤替你打听过了。
”太后笑眯眯道,“那个张廷玉家中人口还算简单
,他老子算是个有能力的,对妻子也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