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束缚的金鱼缸-5(2/3)
。
柯霓拿出手机,点开网约车的APP:“我们各走各的吧。
”
景斯存直接打开副驾驶位的车门:“去哪,送你过去。
”
柯霓迟疑。
景斯存说:“你是为了帮我才来的,总不能让你自己回去。
上车。
”
柯霓最终还是坐进景斯存的越野车里,隐约有种感觉,像抓不到的雾,萦绕在她心头。
景斯存明明会照顾老人,就算他不会,家里也还有他母亲。
为什么还要带着她回来......
这个问题柯霓思考了一路,一直到王教授家的小区门口,也没想到合理的解释。
王教授家离杂货店挺远的,下车前,柯霓原本是打算说声谢谢的。
景斯存先开口了:“不客气。
”
柯霓倒吸一口气:“我说谢谢了吗?”
景斯存笑道:“预判。
”
柯霓赌着气把车门摔上了。
景斯存降下车窗:“柯霓。
”
“干什么!”
“谢谢。
”
柯霓气呼呼地指着景斯存:“欠你的饺子可没有了啊,我们两清。
”
说完,柯霓就在景斯存的笑声里,头也不回且大步流星地走了。
柯霓万万没想到的是:
她人都坐在王教授家里了,还能再听见“景斯存”这个名字——
王教授放了一个国外脑力节目的视频片段。
题目规则播放完之后,王教授把视频暂停,问他们三个人:
这段规则里的要点是什么?
视频里的题目规则洋洋洒洒,描述了将近两分钟的时间。
七百四十个立体图形在屏幕里轮流展示,配上渲染紧张氛围的音效:
八千多条棱;
几万种可能路径;
倒计时十二分钟,选手们尽可能多地标记出正确的起点和终点;
数量多的选手获胜......
令人感到眼花缭乱。
想听明白都很困难。
柯霓迅速在脑海里筛掉具有干扰性词语和迷惑性信息,找到有用条件:
简而言之——题目规则要求选手们在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中,找到能够沿着每一条棱一笔走完且路径不重复的立体图形。
找到之后,标记出路径起点和终点。
林西润老老实实地举起右手:“王教授,这题是不是图论基础啊?”
冯子安用鼻孔看着电脑屏幕:“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
柯霓几乎和冯子安同时回答:“欧拉路径。
”
王教授点头:“没错,只要能根据规则想到欧拉路径,就一定能解出题目。
”
就像景斯存的母亲说过的,能过海选比赛已经很厉害了。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所有人都能想明白这道题是欧拉路径。
想到欧拉路径后,计算顶点度数,根据顶点度数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立体图形并不是难事。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选手都会知道:
有零个或者两个奇顶点度数的图形才能找到欧拉路径,而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两个奇顶点。
比的就是谁先想到或者谁先运用。
王教授目露赞许:“我以前看过我们国内的一档电视节目,有一位选手对这类题目的解读反应很快。
”
林西润说:“谁啊,我回去补补课。
”
王教授说:“那位小选手好像是叫......”
柯霓正在盯着不规则立体图形计算顶点度数,忽然听见王教授来了这么一句,“哦,景斯存!”
柯霓笔都掉了。
林西润蹦起来:“哇,景斯存啊,教授,人家景斯存可不是小选手了,和我们差不多大,这次也和我们一起参加节目呢!”
林西润兴奋地和王教授说起景斯存,柯霓听见冯子安的一声嗤笑。
柯霓想让冯子安把罐头给她吐出来。
下课回到出租房,已经是傍晚了。
王教授留了这类知识的变形题目,柯霓回到出租房还在研究。
林西润时不时发来信息,和柯霓核对或者讨论题目进度,还把景斯存做这类题目的片段发给了柯霓。
柯霓没点开。
柯霓对那场比赛记忆犹新,没必要再看。
甚至柯霓最早听说“欧拉路径”这个名词,都是在景斯存的后采里。
夜色阑珊,柯霓的母亲给柯霓发来新做出来的珠宝设计图。
手机不断响起提示音,打断了柯霓正在计算的思路。
图片是一条项链的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