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3)
小伙加上了。
人走了,晶晶给出理由,说自己是独生子女,不想找家里有弟兄的。
凡雁当然明白这是借口。
女儿随妈,都是颜控。
晶晶八成是没看上那张胖脸。
毕竟人工作、住房都没得挑。
人品,粗看也还憨厚。
凡雁劝晶晶,说差不多就行了,别太搅毛。
晶晶说没看上就是没看上。
还说:
“你没看到他裤脚卷多高,一看就不是老实人。
”
女儿这么说,凡雁就没话讲了。
反正晶晶还算年轻,还有机会。
凡雁问她还有相亲局么。
晶晶说:
“天天都有,满的,比上班还忙。
”
凡雁苦笑。
大城市婚恋是男方市场,剩下的女的多,还都条件不错。
到了县城,乡下,那局面就要对调。
是彻底的女方市场。
谁家有女儿,到适婚年龄,媒人真能踏破门槛。
凡雁就给晶晶两点嘱咐:第一,选个正派的。
第二,结婚之前不要怀孕。
晶晶记住了。
半下午,母女俩在新房沙发上歪了一会儿。
算午觉。
晶晶睡着了。
凡雁侧躺着打量女儿,那鼻子,那眼睛,那眉毛,都得了她的真传,只有嘴和下巴像志强。
凡雁不记得多久没有这么近距离望着女儿,好像上一次如此,还是她小时候在襁褓中-慢慢地,晶晶睁眼了。
第一句话就是:
“妈,借我点钱。
”
没有上下文。
突如其来,跟天降陨石似的。
凡雁虽不适应,但毕竟是老江湖,脸上一丝波澜也没有。
她用同样轻微的声音:
“干吗的。
”晶晶:“急用。
”凡雁:“说说。
”晶晶破罐子破摔:“不借就算了。
”凡雁带点笑:
“不说用途怎么借,万一拿去做坏事呢。
”晶晶嘴硬:
“做好事。
”凡雁:“具体点。
”
母女俩都坐起来了。
四目相对。
凡雁能捕捉到女儿眼里的忧愁。
凡雁不得不追问下去:
“谁用。
”晶晶放弃:
“算了,不找你借了。
”凡雁反要追问:
“你爸让你来借的?”晶晶沉住气:
“不是,是我自己。
”凡雁:“要多少。
”
晶晶犹疑,像在心算:“差不多得-十万。
”
这个数目是杨凡雁没料到的。
她原本以为,充其量要个万儿八千,去买最新款的手机之类。
如今上了六位数,肯定是大事,她更要问清楚了。
逼急了。
晶晶又炸毛:
“能不问么,是借,又不是不还你。
”
凡雁沉默以对。
她知道,跟女儿没法讲理。
过去是不好意思讲,现在讲了她也不听。
她已经是大人了。
有自己的意志,且非常坚固。
她只能忍,拖,不放手。
比耐力。
等小姑娘疲惫了,自然就会口吐真言。
母女俩耗了几分钟,晶晶果真耐不住了:
“是我奶,要治病。
”
前婆婆?凡雁诧异。
什么病。
难道志强混蛋到这个地步?连老妈治病都不肯出钱?还是说山穷水尽了,拿不出钱来?不应该呀。
老太太生养了四个儿女。
一家凑一点也够了。
怎至于让晶晶来找她要钱。
她对前婆婆没有赡养义务。
杨凡雁跟个侦探似的继续追问。
小口子破开。
晶晶便不抵抗了。
她把大致情况跟凡雁说了。
核心议题是:她奶现在小脑长了个瘤,她不想开刀,要保守治疗,几个儿女也都尊重老人的意思。
但晶晶发现了真相:老奶奶不愿意开刀,一是怕花钱,二是怕术后恢复困难,家里无人照看。
但晶晶托人咨询了上海的医生。
说这种病是有希望治愈的。
因此,她一回来就在做奶奶的工作。
面对喋喋不休激动不已的晶晶,杨凡雁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绝对相信女儿的话,也相信老太太的用心,更了解志强们的冷酷。
这也是许多农村老人的结局。
她同情前婆婆。
人道主义角度。
可问题是,这事儿,还轮不到她伸手。
她劝晶晶跟张志强商议。
晶晶反问:
“他这辈子办成过什么事?”
一句话说到尽了。
可悲。
连女儿都看透了他。
杨凡雁心里乱,她不愿意立即同意,也不想当场否决。
这事儿,她还得了解了解,考虑考虑。
她告诉晶晶,眼下她钱不凑手,等过了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