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3)
志强他妈、晶晶的奶奶走了。
就因为小脑上的那个瘤。
据晶晶说,后来叔伯姑几个也都愿意凑钱。
是老奶奶一定不干。
之前凡雁不理解,现在懂了。
前婆婆估计还是想走得利索点。
开颅,能不能好两说,恢复又要钱又要人,她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也对这些子女没信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
如此想来,凡雁竟有点佩服老人,能干干脆脆走,也是种福分。
退一万步讲活着干吗,充当劳动力,给儿女们看孩子。
还有句话凡雁不好在晶晶面前说。
她奶执意要走,恐怕也是被志强又生了个儿子吓的。
孙女好不容易带大了,又来个孙子,无尽的苦刑-还如一了百了。
凡雁把女儿接回家已经夜里两点了。
老人刚走,子女们忙着办丧。
没人注意晶晶。
凡雁怕晶晶难过,洗了澡,母女俩躺在床上说话。
凡雁给她兜底:
“以后过年,你就去深圳。
”晶晶固执:
“不去。
”凡雁:
“那去哪儿,到你爸这?”否定得很明显。
晶晶说:“哪儿都不去,就在苏州。
”凡雁深呼吸:
“有什么难处,就跟我说。
”
她毕竟还是她妈。
谁知晶晶不客气:“能不能给点钱。
”
凡雁愣了一下,她没想到女儿这么快又有用钱地方:“干什么用?”
晶晶:
“不想在工厂干了,想弄个美甲店。
”
这倒是正经营生。
县城出去的女孩,没学历的,好多做这个。
凡雁问:“多少。
”
晶晶:
“八万。
”
打了个八折。
凡雁默然。
晶晶连忙:
“就当是嫁妆,以后结婚,我不找你要钱。
”凡雁岔开话题:
“开始谈了么。
”晶晶优柔地:“有一个。
”凡雁追问:
“什么时候带回来。
”晶晶:
“没到那步。
”凡雁:
“那两点记住了么。
”晶晶:
“知道,别学小芳。
”
外头有动静。
是小芳起来上厕所。
母女俩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安静了。
凡雁才说:
“你以后就会知道,这几年对你多重要。
”
是啊。
对于农村出去的女孩来说。
青春,就是她们的全部筹码。
凡雁当场就拿手机转了款。
她感觉好像是两清了。
晶晶收到钱,也成了个温柔的女儿,一直到天亮,她跟凡雁说了不少心事。
天亮,晶晶走了。
凡雁去楼下给小芳和孩子端了早饭。
吃好弄好,又开车回村。
老苗打电话来,问白天能不能见。
凡虎说让等两天。
他要去旁边县城的远房大姐那走亲戚。
在县城大伯的饭局上相遇,凡虎才发现还有这门亲。
亲戚们要来看。
大姐自然举双手欢迎,嫁到旁边县城几十年,还没有那么亲戚上门给她长脸。
于是凡雁刚回村,车子又启动了。
凡虎凡雁凡梅凡竹一行四人沿着河岸向上游开。
凡雁已经猜到老哥的用意。
小芳要生产,最坏的打算是把孩子送出去。
凡虎突然去大姐那,估计是探探路。
但凡虎没正式提,凡雁就不问。
凡梅难得撒开孩子放风一天。
一路高歌。
凡雁嫌脑仁疼,就故意引逗凡虎多说说家史。
一说话就长了。
杨家原是山民。
住在大山里。
多少年从不外出。
到了凡虎爷爷这辈,确切地说,就是凡虎的亲爷爷,才带着几个弟兄走出大山。
凡虎他奶是沈阳人,原本是个国民党将领的女儿,从小养尊处优,蒋介石败走后他们家没跟过去,大小姐流落到此,认识了凡虎的爷爷,结为夫妇。
从此开枝散叶,成了一户人家。
这事儿,凡雁听老哥说过多次,每收到奶奶的身世,凡虎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