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佳每从愁里过,壮心时傍醉中来(2/3)
前些天看朋友圈上大姐发的,外甥女这学期拿了三好学生,还拿了他们的县的三好学生,考试得了年级第一名,妥妥的尖子生。
还看见二姐发的外甥也拿了三好学生,都很棒呢,不知道宝宝长大了读书怎么样,不过我觉得她只要能健康快乐的长太就满足了,其它的还是随缘,哈哈。
这几天晚上宝宝睡着睡看就会哭起来,嚎啕大哭那种,要哭好一会,我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哭,明明前一秒还睡得好好的。
今天我一直在琢磨这原因,能想到的唯一有关联的,会不会是突然不用戴着支架睡觉,两个腿不用保持蛙式了,她还不适应,所以哭?不然我真不知道是为什么了,最近哭的我是真没脾气了,主要肺活量太好,哭起来声音太洪亮,持续时间太久,宝宝应该是到了会哭闹着要东西的阶段了,现在她要是想吃东面,不拿给她的话,她会马上哭给你看值到拿到她想要的…
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问宝宝:“爱妈妈吗”,她都会说“爱”,然后问她“最爱谁”,她会说“婆”,再问她“最爱谁”,她又说“爸爸”,我不甘心再问她“最爱谁”,她才说“妈妈”。
每天早上都是这个流程,哈,我居然排到第三了。
还有呢,自从我妹婚礼后,她看到我们房间摆着的婚纱照,就是“爸爸和阿姨”了,现在她的小脑袋里,应该是穿婚纱的就叫阿姨了,难不成那天叫我妹阿姨叫多了,早上醒来,看到挂在床头的照片,宝宝就会指看说“爸爸”,我要是问她那旁边的是谁啊,她就会说“阿姨”!教了好多次了,还没有改过来呢。
以前买的切水果的玩具,宝宝现在也很会玩了,她会把一个水果切开,然后放到盘子里,拿给我,说“妈妈吃”,她自己也会切一份放到盘子里,说“可可吃”,然后拿起盘子假装要吃,还会发出“阿呜啊呜啊呜”的声音,越来越好玩了。
还有那几个毛绒玩具,越来越会玩了,总是要抱抱它们,还要它们睡觉觉。
要是见到陌生的人,我和她说叫什么她就会叫什么了,也不害怕了,不过我要走开的话,她还是会哭,真是一个粘人的宝宝。
总之宝宝很乖,你也要好好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多喝水,不要胡思乱想,不要瞎琢磨,你要是缺什么的话,一定要提申请啊,知道吗?我记得给你拿的衣物和钱是用不了这么久的,你怎么都没有申请过呢?有需要就提,知道吗,不然我们是没法给你送的呢。
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们呢,所以请你一定一定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宝宝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很长很长很长的人生路要陪着她走呢,宝宝这么艰难的一年半都走过来了,她很勇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勇敢不坚强呢,一起如油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还有,我弟给买的小米故事机,现在宝宝也会自己玩了呢,自己开自己关,学里面说话,听故事,真是在慢慢长大啦。
对啦,还有,宝宝现在可喜欢吃砂糖桔了,给她一个完整的桔子,她就自己剥着吃了,趁着过年,妈去买了好大一箱,不过被我藏起来了,要是被她看到,她就会一直吵着要吃,十足的吃货一个,跟你说这么多,就是想让你能了解宝宝的日常生活,我们都很好,你不用挂念,倒是你,很是让我不放心,怕你在里面吃不好睡不好,总之你一定要好好的哈,快过年了,你啥也不要想,就好好过年,等年后我再把过年的事给你写写,一定要开开心心过年哈,我让宝宝给你录个拜年的视频等你回来看哈,最后的最后,新年快乐!
宁致远合上信,放回信封里,脑海中一直浮现刚刚信中写到的女儿的生活情景,好想信中的每一刻自己都能在她身旁啊,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在想来,以前并不是缺少陪伴家人的时间,也不是缺少陪伴家人的能力,而是缺少陪伴家人的那份心。
自己在外面的时候从来没有把陪伴家人这件事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之前在外面时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妻子老家有点远,回去一趟开车要五六个小时吧,宁致远本来每个礼拜双休都是可以回去看看的,可有时他就懒得折腾五六个小时回去,感觉很累,没必要每个周都回去,索性就一个月回去两趟。
不回去也没啥事,也就是睡睡懒觉,看看电影娱乐娱乐,现在想想,真是大错特错呀,真应该但凡有机会就多回家看看、陪陪家里人的,真是不同的境遇会萌生不同的心态,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只有跳出了当前所处的境遇、要有长远的眼光,才可能跳出一些思维的局限,但是说实话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我们都不是神。
说到神,宁致远就会想到小时候,每年过年大年三十凌晨12点的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他记得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供着的神龛,重大的节日都要进行祭拜,这个祭拜是很隆重的,大人们也是很虔诚的,当然也少不了祭拜的规矩和礼仪。
宁致远小时候最怕这个了,每次祭拜的时候都有小孩子的事情,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的话不要搞错了,过去祭拜的时候要先迈哪只脚啦、要磕几个头啦、什么时候拜什么时候起身啦,总之流程之繁琐搞得头大,但是为了得到祭拜后的奖励,好吃的、好玩的,那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
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这些仪式已不像小时候那么繁琐,现在基本上就是烧钱纸、磕磕头罢了,仅保留了个形式,但这个形式在每年的大年三十凌晨12点,父母还是很重视的,他们觉得这决定了今后一年的生活是不是会受到神的护佑顺顺利利,所以都要拉着宁致远跟在后面虔诚的磕头,拜神。
用来烧的纸钱都是提前折折好的,还有贡菜摆在上面,有鱼有肉有水果,还有慢慢燃着的三柱香,这三柱香是一刻都不能断的,要在快烧完之前就要及时续上。
村里面还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花白的头发和胡子,是专门负责村里这些婚丧嫁娶、祈福拜神的,提到他,小时候记得宁致远听村里人闲聊时讲到过说像他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是不能结婚的,不然会坏了法力,那就不灵了。
等宁致远长大了,上了大学,再回到村里,真的是对这种妥妥的封建迷信嗤之以鼻。
宁致远记得有一年的冬天,大学寒假回家过年的时候刚好看到村里负责这些仪式的老头斜躺在麦秸杆垛里晒太阳,因为从小就一直对他很好奇,便走过去跟他攀谈起来,那时他已经在读大二了,老人家看到宁致远走过来,便说了句:“大学生回来过年啦”,宁致远嘿嘿一笑。
“大爷,我想问下,您指导村里人祭拜了一辈子的神,在您的心里,神到底是什么呀?”宁致远有点打趣的问道。
大爷心领神会的看着宁致远笑了起来,说道:“不愧是大学生啦,一回来就给我出难题,你记不记得你小时候,经常发了疯似的要跑出去,跑到小河边,来回跳来跳去,不让你去还不行,你妈说你是被什么不好的东西附身了,要我去给你打一打,打过之后你就好些了,有印象不?”“那是心理安慰吧,形式大于实质,哈哈。
”宁致远笑道。
“既然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何必又过来调侃我这个老头子呢?”老人家咯咯笑了起来,笑起来的时候嘴里只剩了一颗门牙。
“啥意思,我哪有调侃,我这不是向您请教的嘛。
”宁致远装作真诚的回答道。
“你是这辈子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
”他略显哀伤的说道。
“喔,不是吧,村里人就这么虔诚的祭拜,连祭拜的是什么都不在乎吗,从来没有人问过您吗,那这跟封建迷信有什么差别?”宁致远不解的说道。
“你们这些年轻人,动不动就把封建迷信挂在嘴上,好像你们真的知道什么叫封建迷信一样。
”他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我是觉得哪有什么神,求神真的有用,那都把心思放在求神上好了,什么都不用做了,求求就来了,可没一个人是天天除了求神啥也不做的,对吧,那就说明,神是根据人的需要造出来的,你需要用神的时候想起来了就祭拜下,可是这样的话拜的再虔诚有什么用,无非是功利主义,根本不是虔诚的相信。
”宁致远若有所思的说道。
“我倒想请问你一下,你对村里祭拜神的事了解过多少?就看了看仪式流程就觉得全都了解清楚了?还没了解清楚就这样随意下结论,不管结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你觉得这是你们大学生该有的态度吗?对一件事情的评价最起码应该是对其完全了解的前提下,还没完全了解就说是迷信,这本身才是最大的迷信吧,盲目的相信自己的结论才是最大的迷信。
”他坚定的说道。
“可您怎么就知道我没有完全了解就下结论了呢?您看过《圣经》吗?您对《圣经》里的教义知道多少?”宁致远带着些许不服气的语气问道。
“你是在跟我谈哲学吗?哈哈”,老人家大笑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宁致远震惊了,他内心根本没有想到过,“哲学”这两个字会从一位从来没走出过小山村、没有上过学、就连字都不认识字的老人嘴里冒出来,还没等宁致远从震惊当中平复,老人家用睿智的眼神看着宁致远说道:“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宁致远听到这句话更是折服了,了解过哲学的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这句话是德尔图良说的,德尔图良是公元2世纪的大主教,被誉为拉丁西宗教父和神学鼻祖之一,他提出:“上帝之子死了,虽然是不合理的,但却是可以相信的。
埋葬以后又复活了,虽然是不可能的,但却是肯定的。
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德尔图良的这种观点是用荒谬来对抗理性,因为理性容易被现实所屈服。
他突然觉得看来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