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哥夫(2/3)
的白萝卜,土豆也是又大又圆,还有莲藕,刚从自家池塘挖出来的。
”
“看我们家的茄子跟青菜……”
许知昼跟江琢早就习惯了,他们挑挑拣拣要最好的。
买好后,许知昼又去多切了鸡肉和鱼,猪肉。
以前只买鸡肉便好了,今天怎买了鱼肉跟猪肉。
回到院里,大锅烧着热水,江琢开始洗菜,许知昼去做料汁,顺便做鱼丸和肉丸。
料汁半点马虎不得,调好后,许知昼帮着去洗菜。
素串跟肉串都卖的俏,但更多的人还是会多买素串少买肉串,所以他们小摊的素串都很多。
“我们先把素菜下锅。
”
江琢点点头。
等素菜好了,许知昼就把鱼丸跟肉丸放下去。
许知昼说:“我们该做的新品,鱼丸跟肉丸就是了,肉丸一串两个,卖七文,鱼肉卖八文。
”
鱼肉比猪肉不值钱,但剔骨却要花不少时间。
他只想好吃忘记鱼丸的难度大,鱼丸以后就每两天做一次,还要限量,不然太麻烦了。
把东西放到推车上,他们就出发了。
鱼丸跟肉丸的价格是许知昼自己写在牌子上的,虽然没有宋长叙写的好看,但他自己挺满意的。
看着自己写的牌子立在一旁,许知昼心情都愉悦几分。
“鱼丸跟肉丸,看样子是出新样式了,我要十串素的,两个肉串,还要一串鱼丸跟肉丸。
”有人喊道。
许知昼跟江琢忙碌起来。
点鱼丸跟肉丸的人大多是老顾客,鱼丸做的少很快就没了。
“许老板,鱼丸跟肉丸都很好吃,明天还会有鱼丸么?”
许知昼笑着说:“不成的。
鱼丸剔骨太麻烦了,我们每隔两日做一回,要是喜欢到时候来吃。
”
老顾客面上遗憾还是应下来。
肉丸跟鱼丸大获成功,许知昼松了一口气。
听见有人又在喊他,许知昼回过神来又去拌钵钵鸡。
以前他们有五张桌子,现在增加到八张桌子了,要是再多增加桌子就会占不少地方。
这片地是大家一起做买卖的地方,许知昼不好占太多。
想到宋长叙说的,等攒钱多了,他们就可以盘下一个铺子自己做老板。
许知昼笑了笑。
宋长叙下学后,程茂学把自己的文章给宋长叙看看:“周夫子说你的文章写的好,想找宋兄指点一二。
”
宋长叙:“谈不上指点,我说的不好还望程兄不要嫌弃。
”
他说了几处文章的短处,又说了几处好处。
程茂学露出惊喜的表情:“宋兄说的这些我竟没想到,在此谢过宋兄了。
”
宋长叙跟程茂学又说了几句回去。
他刚到密江巷,看见一群人围绕着在说什么,有人眼尖看见他,七嘴八舌就说起来。
宋长叙算是听明白了,说的是蚕丝冲到三十五文后,两天之内就下跌,一跌就跌到二十文,现在还在跌,看样子是要回落到以前的价格了。
“听说是外地的游商运了新蚕丝过来,等他们到了根本就不差蚕丝了,谁还买账。
”
“对啊,现在好多老板卖蚕丝根本就没人敢买,谁敢接手,一接手就亏。
”
有人说道:“宋秀才幸亏你卖的早,不然蚕丝就要砸在手里了。
”
宋长叙面上吃惊,又泛着一丝苦笑:“竟然没有想到是这样,我卖了蚕丝,看见它还在涨,每每睡不着觉,心里一直觉得自己亏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好多了。
”
众人见他的模样不似做假,心里一点微妙的不舒服也消失了。
“看着涨那么高,谁都后悔,现在好了,跌了,不知道那些人又要赔多少钱。
”
……
宋长叙回到家里,没有再想其他的。
事情已经过去了,不管是涨是跌都跟他没有关系。
他看灶房还有猪肉,他想剁成肉沫做个杂酱面吃。
先把杂酱做好,宋长叙加了半勺糖,味道更好了。
等听见门外的动静,知道许知昼回来了,他再下面。
“知昼,我们今晚吃面,你要不要菜,等会可能有点干。
”
许知昼点点头:“我要吃菜。
”
宋长叙把面跟杂酱都端上来了,还有一碗葱花汤放在一边。
“要吃杂酱自己加。
”
许知昼点点头,他加了老多的杂酱搅拌面条,看着色香味俱全,他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
吃了一口眼睛一亮,吃到中途就觉得有些咸干,喝了一口葱花汤缓过来继续吃。
宋长叙今晚是想着两个人好久没有吃面了,突然想吃杂酱面。
这次做的味道不错,宋长叙满意的想。
绿树疯长,树荫浓重,有太阳透过树叶照过来在墙壁上投下一个光圈。
阁楼的倒影在绿波里荡漾,耳边传来蝉的鸣叫声,林间更觉寂静,偶有一声鸟叫声就在山林里幽幽的回响。
街道上的行人穿上了轻薄的夏衫,女子跟哥儿几乎人人手持一把团扇,他们拿着团扇轻轻的送风凉快,再者在遇上自己心上人时,拿着团扇挡住鼻尖以下,只露出一双明眸弯弯的笑着。
街上挑着扁担卖凉茶饮子的人多了,他们大声吆喝着,往往有行人闻声寻来买上一碗解暑。
卖扇子跟伞的人也多了起来,一步就能看见三四处。
伞面各种图案都有,让人目不暇接。
许知辞在水波镇卖完菜,他又去买了糖跟肉,还有菜油,又打了一壶酒。
去布铺把自己绣的帕子和荷包卖后,又挑了一些布头彩线。
他去驿站,收到了一封信,许知辞眉眼舒展有几分高兴。
“许哥儿,还有一个大包袱,你瞧瞧,我给你放在背篓可行?”驿站的大哥笑着说。
许知辞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
谢淮川最近不仅会写信来,还会从边疆给他买东西寄回来。
之前两个人谈到钱的事,谢淮川可能猜到他舍不得花钱,所以时不时就会寄一个包袱给他。
往后成亲要花钱的地方多着,还是攒点好。
谢家的田地都被谢淮川的叔伯占有了,屋子也没了,他要是从战场上回到齐山村,什么都没有。
许知辞还没有过门,他要是去说这些,谢家叔伯非但不听,还要讽刺于他。
他便没有去管,心里盼着谢淮川过来。
他坐牛车回到家里,爹娘还在田地上,他把买的东西放好,提着包袱去屋里。
谢淮川寄过来的是一些胭脂水粉还有布料,吃食倒是不曾寄过来。
许知辞一看那胭脂水粉的盒子就知道价值不菲,一摸料子更是顺滑,细腻。
“他哪来这么多钱,买这么贵的东西,一点都不为未来考虑。
”许知辞皱着眉头。
这寄回来的东西都要花好几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