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爬山(1/3)
把考卷藏好,宋长叙睡在床上还是有些睡不着,他翻了好几个身,许知昼也有些睡不着,他心里又兴奋又恐惧。
“相公,你还没有睡吧?”
宋长叙应了一声,他心里有事睡不着。
许知昼也睡不着,“太吓人了,以后别接这样的差事了。
”
宋长叙叹息一声,“不是我想接,是陛下点了我的名。
”
许知昼侧过身,趴在宋长叙的怀里,宋长叙伸出手拍了拍许知昼的后背,“睡吧。
”
许知昼窝在宋长叙怀里有了困意。
他想到马尚书是因为夫郎的缘故才受到牵累,他是个好夫郎不会给相公带来麻烦。
他想开后很快就睡着了。
觉察到许知昼的呼吸平稳,宋长叙唇角上扬,心里渐渐平静下来睡过去。
宋长叙去上值后,许知昼在换了一件新衣裳换换心情,他踩在地毯上有些心惊胆战。
今天他要去郊外谈谈制糖坊的事,糖从京城卖到各地,销路越来越好,他们想订大单子,另外介绍了一些其他的商人过来。
许知昼今天就是去谈大单子的。
“许老板,是个好说话的人,很公道,糖没有半点掺假。
”有合作的商人冲着新来的商人说许知昼的好话。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我提供的货源一定没有问题,赚钱大家都赚点,也不赚黑心钱,吃点差价。
”许知昼说的话很实在。
商人们听了都是捧着许知昼说话,他家里有人做官,他们这些做商人也不至于坑许知昼。
许知昼跟他们拉扯一番,签了几个大单子,又带着商人们去参观制糖坊。
商人们看见制糖坊干干净净的,工人们都是带着笑的,里面寂静无声,纪律很好。
在郊外的地便宜,赚钱后许知昼就扩建了制糖坊,又买了一块地皮盖了简单的宿舍。
有的工人离家太远,没有住所就能在这里先住着,四个人一间屋子还有个公共厨房。
每年住宿费象征性收一两银子。
每年还给他们做两身冬衣,谁不说这里的待遇好,而且一签契书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可以不愁了。
家里有人想进来,可以推荐若是被看上了,一家两代人都有着落。
有的商人也是开纺织坊的,现在看见制糖坊的规模吃了一惊,还是亮窗,宿舍也参观了,瞧着真不错,食堂还有肉。
许知昼:“早上吃的便宜馒头跟豆浆,偶尔有包子,晌午都要吃点肉,晚上食堂不开饭,他们自己可以开火。
”
有商人犹豫问道:“许老板这么做生意不怕亏本?”
工人嘛给他一份工作就好了,吃饭跟住所都是要钱的,还给一顿肉,肉可贵了。
许知昼说道:“我们这边有合作的肉铺,从那里拿的量大可以拿优惠。
毕竟是要让人干活,不能什么好处都不给。
”
有的商人听了倒是有几分思考,有的商人不置可否。
许知昼只是说自己的想法,他带他们去酒楼吃饭后,又让人送他们去客栈,都是一条龙安排,让几位老板对许知昼的好感多了几分。
方老板说道:“刚开始听说是个哥儿做的生意,我心里还有几分忐忑,现在见了人踏实了,许老板接人待物都是合规矩的,待我们也是客客气气的。
”
王老板说道:“当然了,来这里拿货的老板谁不许老板一句好话,我看好多男人都没许老板这样的格局。
我们以前去别处拿货,单子签就签了,饭都没得吃,还带你住客栈呢。
”
方老板心中佩服,“许老板真有手段,还是舍得。
”
他们大老远跑过来拿货,现在到了京城也累了,拾掇一趟就睡了。
许知昼得知把他们安排好了,自己回家了,跟他们还是喝了点酒,回到家喝点醒酒汤,许知昼揉了揉眉心就原地复活。
“相公在哪儿?”
“大人去找小公子了。
”
许知昼到了屋子外边看见宋长叙在教陶陶做作业。
陶陶想要夜明珠,现在还挺用功的。
宋长叙读书的时候,他对自家相公的压迫力强,对孩子的要求考个进士。
相公是状元,孩子要是个进士。
有个当官的背景太重要了,不然都不敢在京城开铺。
宋长叙辅导陶陶做作业,他有点心累但还撑得住。
“爹爹,我这么想是对的么?”陶陶期待的看向宋长叙。
宋长叙沉吟:“对的,但答案上不能这么写,你的答案要符合标准,但私下可以这么想。
”
陶陶懂了,“我知道了,这就是夫子说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宋长叙:“……?”
“这么说也没错。
”
陶陶点点头,继续做作业,宋长叙发现陶陶在背诵上还是有天分的。
陶陶:“有些字不认识就很难背,只要把字认全了,读五遍就基本会背了。
夫子会讲诗的意思,我把意思记住,背诵的时候脑子里想想画面印象就很深刻。
”
宋长叙欣慰,“陶陶你这么想是对的,不错,像我。
”
陶陶摸了摸头,把作业做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