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3)
水的陛下才是寻常。
怎么就姓赵的始终顶着十二冕旒高高在上。
还真就天权神授,代天牧民不成?不管哪任赵陛下,仰头冲天喊声爹,看老天应不应。
“因为我,因为你。
”伊珏开动他经常不爱用的脑筋,“你创造了‘执灯’。
”
伊珏又问:“执灯里应该有妖,有和尚,有道士,这些方外人都被你网罗了去,是不是?”
“开始只有妖。
”白玉山说。
正如人类多样,不是所有修行的妖都想要成仙,享受凡俗烟火的妖亦不缺,在赵景铄大把人手撒出去的倾力探查下行迹毕露,足够他挑挑拣拣,将那些耐不下性子餐风饮露,又不愿意走邪路去修得满身孽债的妖收进来各取所长,擅挖地的去修桥开路,水里的去清淤通渠,擅长幻术的入刑狱司,用一点小术法让不肯认罪的恶囚开口招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心胸广博,不因种族不同便排斥异己——能干活的统统找出来干活。
很是一视同仁的赵景铄陛下悄无声息的聚起了妖精,让他们干着活,享受人间热闹,还能赚得功德修行,挂着印信吃上皇粮。
有了印信便天然享有国运庇护,魑魅魍魉不敢欺负。
“这只是开始。
”白玉山说,“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是好的。
”
善始善终。
四个字代表美好愿景,就像赵景铄成立“提灯”,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皇帝,但史书上没有前人给他做例子,一切都在试探着中前行。
直到皇位稳稳传下去时,“提灯”都还是幼小的雏形。
这些隐秘的存在让国运昌隆。
国运愈昌隆,妖精们得益愈多,相辅相成的彼此成就之下,三代帝王之后王朝气运之鼎盛——放头猪在龙椅上都国泰民安。
后来不仅仅有妖精,修因果修慈悲的和尚道士,修自在的随便什么东西,入了“执灯”都能修想修的道——吃的少干的多,一年到头四海八荒的在外奔波,上递的密信里从不抱怨辛苦,只求再多点帮手。
天下竟有如此好事。
一代代受帝训长大继承皇位的陛下们并非短视之人,但手底下如此好用的臣子谁会嫌少,所以……
“提灯原本只是个称呼。
”
无论是什么,只要入了提灯,便去做想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在不损害自身的前提下,替旁人照亮前路,结一份善果,修一场功德。
草木成精的妖会举起幡,背上药箱,挂起铜铃,做一名游医,并始终得到护佑,不会被侵害。
擅钻山挖地的妖精开山通路,让荒僻处的村落有一条独轮也能推着前行的小径。
通渠的淤泥被大嘴妖含在嘴里,运到千里之外的贫瘠黄土上成为耕田的肥泥。
一些需要无穷人力,无数粮草和银两才能去做的事,小有道行的妖精们奔波着数月便可完成。
千年光阴里每一位提灯都在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只是光阴太漫长了,该做的,对的事,在光阴里失去了准确的定义。
嬗变才是光阴长河里的亘古不变。
“近五百年里,坠马残疾、溺水后高热变傻、意外致残……皇子们约有一百多数。
”白玉山的声音响起在脑海里,嗓音听不出喜恶,却让伊珏幻感自己的脑花有些凉:“近二百多年里,共十六位帝王,其中开始炼丹求长生的皇帝有十二位。
”
“是‘提灯’?”
“……”白玉山借着伊珏的眼睛看向那柄骨灯,骨灯曾被他从库房底层翻出,擦拭干净,成为一个不那么具体的代称。
火是人之光,灯为火之余,他曾陷入不可言状的迷茫,也曾燃起一把轰天大火,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