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3/3)
恢复了寻常语气:“下午带你去‘执灯’。
”
“我可以不去。
”伊珏说:“只要你愿意冬日里天天早起。
”
长平说:“去过‘执灯’,你还会增加两位道长师傅。
”
伊珏:“……”
长平又说:“明日我还要入宫住一阵子,你每日卯时起,辰时前做完课业后,自去‘执灯’理事,阿楮和阿椿都带上,遇上不会的事,多请教他们。
”
“舅舅病的很厉害?”
“每年冬天都要病,不用你担心。
若是还有空,进宫去找菟奴玩。
”
赵家不养任何一个吃白饭的人,哪怕是长平。
伊珏也是后来才知道,她除了要管“执灯”的事,空闲下来还要入宫替她哥批折子——有个身体极其不好的皇帝兄长,尤其入冬后更为精力不济,做妹妹的只能硬着头皮上工。
如今已是一名职能精湛的老熟练工了。
每年一入冬,长公主就入前朝参加庭议,已成了常态。
“母亲。
”伊珏老生常谈:“权力是排他的。
”
长平习以为常的不知多少遍重复:“我知道。
”
但赵家人口凋敝至此,谁又有办法,谁又能想得到。
悍臣满朝,有文臣,有武将,有世家,有勋贵,能代替皇亲阵营的赵氏子春夏秋三季还能残喘着上朝,遇到事,还能大声说几句。
一入冬便一个都没有了——庶兄弟们死的死残的残,庶叔伯们也一样。
残到每个冬天,只能躺在自家屋里痛饮苦药汁子。
能直着进殿再撑到直着出来的男丁,居然只剩奏折都需要妹子帮忙批的皇帝陛下。
因而每朝都存在的顽疾毒瘤,皇亲大家族,在本朝几乎要被抹净。
皇亲都没活几只,国戚也不敢作浪。
少了麻烦,也少了天然盟友。
而权力,并不畏惧麻烦,却绝对不能没有盟友。
“一入冬,咱们家没一个男丁能站直了大声说话。
这个位置我不占就没人占了,等你再长一长,就替我去占,朝上必须要有赵家人。
”
伊珏很少听她说这些,毕竟她是真的忙,恨不能将自己劈八瓣去做事。
“可我不姓赵啊。
”伊珏茫然地说:“你虽实质上招赘,名义上你还是嫁人了。
”
“今年祖祭,你会姓赵。
”
“你会被骂,自己批骂自己的折子什么感受?”
“不会。
”长平说:“别忘了咱们赵家已经稳稳坐了多少年位置。
有些东西,时间一长便是天经地义。
”
她说:“只要你我姓赵,没人会为这点事质疑你。
”
伊珏还没说话,白玉山忍不住感叹:“他们现在也太好了。
”
他指的是自己还是赵景铄时,皇权可没这么稳固,陛下也没这么自在,皇亲……哦,他没有站在朝堂的皇亲了,那算了。
朝食结束,难得正经聊一场的母子散场,散场前伊珏说:
“你再忙也要注意休息了,我还没玩过妹妹。
”
长平摸了摸小腹:“如果是你妹妹,她还是姓赵,下一个再同你爹姓。
”
伊珏说:“别这样,直接让你的驸马姓赵吧,欲盖弥彰有意思么?”
长平“呵”了一声,语气略带嘲讽:“你当我没提过?”
“舅舅不答应?”
“你舅舅?”长平学着她兄长那咳嗽着虚弱语气,模仿的惟妙惟肖:“妹夫是外姓人,还能替咱们在外做点事,姓了赵还手握实权,你能保住他几天?咳咳咳……”
长平学完双手交握收进袖口,眼神慈爱地望着伊珏:“好孩子,知道你同他不亲,但也不必……”
伊珏差点跳起来捂她嘴。
万一中的万一,若是被人知道这番话,他这凡人的一辈子,约莫就未满七岁而止了。
大不孝是不赦之罪。
长平难得见他打输了言语官司,弯了弯眼,在他脑壳上拍了拍,心情愉悦地回房补眠。
伊珏转头回去继续写课业。
书房里繁重的课业写完,阿楮端来热水给他洗手,之后他便看着花窗外灰蒙蒙的天。
天色发灰,待会儿还有雪,屋里烧着炭火,他并不是很冷,坐在窗前看着天空发了很久的呆。
“景铄。
”伊珏说:“你觉得长平说得这种天经地义,真的好吗?”
白玉山说:“好不好,你自己去看,我也不知道。
”
以前的史书,翻开便是一个个轮回,从天灾起,必出人祸,人祸一生,战乱必兴。
所有朝代长不过三四百,短则几个十几个年头。
如今却让人看不懂,因不懂而不安。
伊珏问他:“你从前是神,你会不知道?”
白玉山说:“你从前是妖,现在长平一拳能打翻十个你。
你能知道么?”
那确实是不知道,想不到。
谁知道长平后来都经历什么,如今已是武艺高强,大力出奇迹的长平长公主。
听说前些年在大朝会上和武贵们吵起来还动了手,一拳头将人抡翻三丈远。
据说散朝后打扫的太监们扫出一箩筐惊掉的下巴。
伊珏能肢体完整活蹦乱跳地和她闹腾,全凭母爱如山。
以及生都生了。
得留个囫囵完整的才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