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印钞机(1/3)
创业园的入驻审批比哈月的预期提前了许多,大年初三这天,哈月从值班的物业那儿拿到了新办公室的钥匙。
九十平米的通间被透明的玻璃隔断分成三个区域,办公桌椅一应俱全,除了会议室,办公区,和待客区外,阳面还有一片不小的露台,分别联通着其他十几家正处于创业孵化的公司。
买电脑,做软装,通光纤,搭建直播间,调试直播参数,招聘网络工程师。
今年这个春节哈月注定没办法休息,还没出正月,元宵节,她们的线上助农平台已经开始正式运营。
除去专业主播,公司还聘请在家在家赋闲的农妇前来兼职,每天直播十六小时,客流量稳步提升,订单纷至而来,办公群组也由以前的三人成群,扩充到十名之多。
四月初,哈月成功利用自己在商圈的人脉拉到两名小额注资人,绥城的办公地点已经满员,剔除发放的工资,前期所有投入,商业模式初运营后成功跑通,哈月的公司竟然还有一笔可观的盈利。
远远甩脱同期创业公司。
谁也不会想到,当日大娘箩筐中干瘪的沙棘果干竟然在短期间撬动了数以亿计的销售额。
但即便做出这种成绩,哈月的野心不止于此,五月初,她开始在创业沙龙中积极接触各方投资公司,着手扩大企业规模,为绥城农产品在大型连锁商超争抢供应资格。
新一轮的融资计划不再是区区百万,未来两年,她对自己的公司市值预期在五千万以上,借资本扩量,哈月所寻求的融资金额将在一千万与三千万之间。
届时她会面临更专业的风投公司轮番对她刚站稳的小企业进行综合实力的全面评估,大到商业模式,行业前景,小到她作为公司代表的个人能力和领航手段。
前路风险重重,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她内心并无恐惧,只有信心满满。
因为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便想要迅速止损离场的小女孩了,万丈深渊之上,只有一条钢索,她肩上的担子很重,但还是要负重前行。
因为要活,真的活,绝不能敷衍自己,深夜四顾茫然时,为了驱逐荒芜,便也只有钻木取火,踏上这条竭尽全力救自己向上的路,没有其他办法。
也许登上这一座山又望见更高的山,人畏难便易自困,但殊不知行走的过程,每一步都足矣丰盈此生。
冬去春来。
绥城又刮起了新的尘沙,故乡给哈月的感觉仍然是那么温热又残酷,但虚浮散尽的那天,她走在熟悉的街道,路过熟悉的彩票店,耳边呼啸的风声中竟然能隐约听到胜利的号角。
生活仍然是场恶战,但没关系,哈月赢下了自己。
绥城文化局于六月一日举行新图书馆揭牌剪彩暨开馆仪式,新址定于去年因资金链断裂彻底宣布烂尾的文人故居。
这天是国际儿童节,连续加班了两个月无休的哈月终于破天荒地请假一周,不是为了休息,而是带着病情恶化的母亲在蓟城医科大看诊。
近期她的公司如冉冉之星,不仅被设立成重点试验田,得到了绥城政府的“互联网+”专项资助,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