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3)
昭宸元年,圣上登基。
告天祭祖,御殿升座,百官朝见,颁行恩诏,又迁原太子府妻妾入主后宫,始为新气象。
新帝即位,意味着朝堂将有新局势,而整个后宫也将有大变动。
尚功局内,桑青筠正在按着要求整理典籍。
陛下登基后,文书案册大多都需要重新登记归类,另开新篇,今日是陛下的嫔妃们入宫的时间,宫中上下极忙碌,品阶足够的女官和宫女们都去凤仪宫听训,凑新妃入宫的喜,尚宫局内能做这些的只有她了。
不过这也无妨,她本就不爱往前凑热闹。
尚宫局是六局二十四司里地位最高的,掌导引中宫之责,不光需要识文断字,有些才气在身上,还要性情稳重,见识远些。
而她,正巧了从小跟着父亲在书塾念书识字,又有谭公公帮她安排才得了这么好的差事。
既体面,又不算累,比刚入宫的时候在外头做粗使好多了。
宫里的好差事不多,她很珍惜这份活,能在尚功局安安稳稳做到二十五岁退出去,攒下一些体己钱,那便是她的大造化了。
正在翻阅典籍按册归类的时候,忽而一阵春风刮进来,吹得书页哗啦啦的响。
她抬手摁住典籍往外看,大敞的楹窗外梨花枝被风吹得直颤,皎白的梨花瓣雪似的飘进来。
桑青筠最喜欢春天。
尤其是果子树在春天开得花最美,梨花圣洁,桃花灼艳,杏花清雅,一丛一丛像落在地上的云霞。
外头时不时传来笑声和议论声,不用听也知道是在偷偷议论新帝的品性相貌和新进宫的嫔妃们会分什么位分。
这些事桑青筠不感兴趣,在她看来,等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自然有旨意传下来。
做奴才的,何必多费唇舌议论?虽说私底下说说无妨,可被人抓住把柄又是一道罪过,谨言慎行才是宫里的保命手册。
她继续重新低头整理册子,再起身的时候已是将近正午,去凤仪宫聆听皇后娘娘讲话的尚宫们已经回来了。
这两位尚宫都是先帝在时便掌管尚宫局的女官了,地位尊崇,为人和善,日子久了,对她多有照拂。
如今见人回来,桑青筠清浅笑着上前福身:“姑姑回来了,典籍已经收拾一半了。
”
其中站在左手边的李尚宫看着她迟疑了片刻,说道:“青筠你来,我有话跟你说。
”
桑青筠不明就以,只能跟着她往无人的偏阁去,便见李尚宫叹了口气,低声道:“陛下新帝登基,按着规矩,御前伺候的女官要新换一批。
”
“方才去凤仪宫的时候,皇后娘娘的意思要从底下遴选出好的人选来,最好从六局里挑,叫我们各自着意留心。
无须多么貌美,可也要相貌端正,品性稳重,会办事有眼色的。
”
“然而宫里的宫女虽多,可若要年轻,相貌端正,又还得稳重会来事,能识文断字不惹新帝厌烦,这般人物满后宫也难挑出几个来。
青筠,你是我最看好的姑娘,原本若不是这档子事,你将来或许会接我的位置,可将来的事谁也拿不准,如今我和周尚宫商议过了,将你的名单也送上去。
”
御前女官是整个后宫里地位最高的宫女之一,体贴尊贵,乃宫里不可多得的大造化,凡是有这个机会,无一不是争破了头。
先帝在时,后宫争宠极为险恶,先帝身边的女官后来已成了争宠的一部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