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3)
姜皙早上迷蒙醒来,掌心似还留着昨夜许城脸颊上的温热触感,她略一回想,人就清醒了。
穿好衣服出房门,沙发上人已不在。
毯子叠得整齐,置于枕头下。
屋内安静,餐桌上放着从外头买回来的豆浆、桂花糯米糕和八宝粥。
一声钥匙拧动,大门打开。
姜皙提着一颗心,匆忙回头,却是许敏敏拿着把太极剑进来;姜添跟在她身后,脸红扑扑,很兴奋。
“西江你醒啦。
我带添添下楼舞剑去了,还带他吃了牛肉粉。
他吃好大一碗呢。
”
姜添很开心,手舞足蹈:“姐姐,我会耍剑了。
”
“姑姑教你的吗?”
“嗯。
”
“添添真棒。
”
“敏敏姑姑更棒,她超级厉害,是个大侠!”
许敏敏被姜添这话哄得笑成一朵花儿,她换了鞋子,招呼:“西江你快吃早餐,还是热的呢,小城给你买的。
他说你早上不喜欢吃味道重的东西。
”
姜皙哦一声,试探问:“他这么早就出门了?”
“对呀。
”许敏敏说到这儿,脸色略沉了沉,“肖老师想给李知渠办个小葬礼。
他去帮忙了。
哦,他让我和你说……”
话音未落,姜皙手机震了震:“姑姑我先接个电话。
”
却是许城。
她愣了愣,将手机放耳边:“喂?”
那边顿了一下,轻声:“醒了?”
“嗯。
”
“我今天有点事儿,回不去誉城了。
你在家多待一天,明天一起回去,好吗?”
隔着听筒,他的声音格外清沉,直击耳膜,她一下没反应过来。
他以为她在犹豫,好声劝:“你带添添坐火车多麻烦。
假期人那么多。
万一吓到添添。
”
“嗯。
”她说,“你慢慢忙。
”加了句,“别太累了哦。
”
话一出口,她心一突,有些后悔;果然,那边的人静了好几秒,像被她这句关心话打得突然没了招。
半晌,他低低嗯了声,说:“你注意安全。
别乱跑。
”
他又一次这样说,她微皱眉:“我能跑哪儿去啊?”
那头,许城极淡地笑了下,说:“挂了。
”
“哦。
”
许敏敏在一旁偷笑。
她耳朵尖,听到个大概,笑说:“让我和你说多待一天,结果呢,自己又打电话说一遍。
生怕你跑掉了呀。
”
姜皙抿抿唇,坐到桌前咬一口桂花糕,清香微甜;又喝一口八宝粥,暖意浮到脸颊上。
*
早晨飘了些毛毛雨,清明时分的江州,雾雨濛濛。
上午,雾气散了些,天空仍阴沉。
李知渠的葬礼在市殡仪馆南二厅举行。
他的尸骨还在公安局等待进一步尸检,而肖文慧和李医生做好了打长期仗的准备,不打算在一次尸检后将其火化,要坚持等到抓到凶犯结案的那天。
厅内正堂上悬着李知渠刚上大学时的证件照,照片上的大男孩五官端正,笑容正派。
因案件未查清,不允许用刑警制服照做遗像。
但棺椁上置着一整套李知渠的警服,从警帽到衬衫,从外套到裤子皮鞋,平展整齐。
刑警穿警服的场合不多。
那套衣服崭新如昨,这十年由肖文慧夫妇珍藏得很好。
李知渠是当年扳倒姜家的功臣,只可惜,车内那五十万现金叫他毁誉参半。
如今,尸骨找到。
失踪十年的悲剧色彩又重新回到部分江州人心中。
上午,前来吊唁的有部分社会各界有头有脸人士,不多;邱斯承人在誉城,可花圈挽联到了。
张市宁正好清明返乡,亲自来慰问肖文慧夫妇。
也有民众自发赶来吊唁。
花圈花篮一路铺至厅外的走廊台阶。
夫妇俩平静了许多,对来客一一鞠躬回礼。
到下午,祭拜的人流才回落下去。
许敏敏前来送花篮,拉着肖文慧的手聊了会儿。
许城将她拉到一边,问她中饭吃了没。
许敏敏心里门儿清:“你放心吧,我做了午饭的,饿不着她。
添添又吃了两碗呢。
”
许城不太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又问:“她在家里干什么?”
“添添看电视,她一直玩那什么,iPad?画画。
别说,她画画真好看。
我老古董,不懂,但可好看了。
”
许城没吱声了。
原担心她无聊,可事实上,哪怕是十年前,她也是长久地孤独地关在小西楼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许敏敏要离开时,袁庆春和方筱仪来了。
母女俩这次清明原不打算回江州,出了这事儿,临时赶来。
袁庆春抓住肖文慧的手,泪便如雨下:“这些年苦了你了。
”
肖文慧含泪说:“只有你信我那个梦。
怎么样,说对了吧?李知渠就埋在芦花下面,是我蠢。
”
“我信呐,一开始就信。
母子连心,是孩子给你托梦呢。
”
两人哭成一团,许敏敏劝了好一会儿,才将人安抚。
方筱仪也被惹得落了泪;四处一看,许城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插兜站在户外。
走廊下一株梨花树,白色的小花儿刚开败,在阴天显得分外萧条。
方筱仪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