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3/3)
“阿玛手手冷……”
小家伙被冻得一个哆嗦,在康熙将手拿开之前,先一步将披风掀开,然后将阿玛的手揣进了自己暖呼呼的肚子上,“这样暖和呀。
”
康熙心软得一塌糊涂:“好了,我这里还不用你担心。
”他担心小家伙被凉到,将手拿出来。
“不是想要知道乌库玛嬷写了什么吗。
”
“阿玛念给你听。
”
康熙叹口气,他乌西哈掉在凳子上的信捡起来,又将桌子上的另外两张信叠在一起,搂住了小家伙,这才开始缓缓出声:
“沙津亲王亲启:”
“……久疏问候,而今奉旨承袭王爵,还未祝贺……”
小家伙的蒙语是老祖宗和苏麻喇姑手把手教的,因而康熙念起这信时,并没有将其翻译成满语。
但是听得懂字并不意味着小家伙能听懂意思。
过于书面的语言将小家伙绕得晕晕的,小格格仰着脑袋,看阿玛居然没有像之前一样给自己一句一句解释,本来条件反射地想要鼓鼓脸,却见阿玛的表情很是复杂,就收了回去。
随着康熙的一字一句,小格格将脑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干脆歪着头和康熙一起看着乌库玛嬷的信。
“皇帝曾见我怜爱,故而暗语可使其长留京中,然社稷之重,非皇帝一人能言……”
梁九功跪在书房的门口,太皇太后亲信,若非皇上身边离不得人,又没让他离开,他是断然不敢听的。
梁九功知道之前皇上与老祖宗谈及过此事,但没有明言,因此就连他也不确定皇上到底会不会让十格格去抚蒙。
但听老祖宗信中所言,字字句句,竟是不管皇上做何决定,她都毫无怨言。
“此女自幼得我娇惯,若真有一日,皇帝顾念于我,定不忍心将其托付他人,思前想后,恐唯科尔沁部落为最优之选。
念及此,我心亦安,只盼那日,亲王能顾及皇帝此刻之圣心,待之如亲女,以慰我在天之灵,皇上背信之憾。
”
小格格听见阿玛的呼吸似乎停顿了一下,才接着向下念。
——“近来耳畔常闻长生天召唤之音,恐时日无多,惟愿长天生庇佑我科尔沁与大清,情谊永固,如山河之不竭。
”
小家伙听得不太懂,可见阿玛一句比一句慢,一句比一句轻,她牢牢地将这些话记下,抱住了康熙,小手在他背后轻拍,学着嬷嬷哄她的样子:“阿玛没事、没事呀。
”
乌西哈甚至搬出来康熙先前的说辞:“乌乌在天上看呀。
”
康熙摸了摸小家伙的头。
他曾抱怨过老祖宗偏心,说了些老祖宗有了曾孙女就忘记了他这个孙子的玩笑话。
不过他都过了而立之年,自然不至于真与小女儿吃这没道理的醋。
可他到底还是有些怀念幼时皇祖母一心一意扶持自己的日子。
这些年太子和大阿哥多有矛盾,他每与皇祖母述说,老祖宗也总是劝他不要插手太多。
说句大不敬的话,康熙常常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在皇祖母心中,已经成了只知道权衡利弊丝毫不顾及骨肉的凉薄之人。
可时至今日,康熙才知道原来生前总是不顾他几次解释,总提出想要将乌西哈留在京城的皇祖母,在弥留之际,写了这样一封信。
康熙微微低头,对上了小女儿充满担忧的眼神。
小家伙见阿玛终于看自己了,将脑袋凑过去,软乎乎地问:“阿玛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