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敢给本王盖生祠(2/3)
的是,杏树成果快,三年生的杏苗种下去,枝干还没一人高呢,当年就能结果。
“沿河就种桑树,一来治理水土流失,二来桑叶沿漕河运往江南,方便蚕农收购。
桑树长得快,初夏就开始结葚子,嫩桑叶也能吃,可助百姓度过青黄不接的四五月。
而且桑树的叶、果、嫩枝都能入药,全身是宝。
”
县丞郭三才被打发去巡视春耕,解决田间地头的纠纷,一干胥吏也都去帮忙了。
典史江鸥坐镇县衙,带着捕快处理一堆狗屁倒灶的诉案。
小案子他能解决,碰到各执一词的葫芦案和人命官司,还是得请知县大人升堂定夺。
叶阳辞断案也有一套,以效率著称。
有原告和被告兄弟争家产,都认为对方比自己多分,相执不下的,他命双方交换名下产业,一句话判完。
有抢劫摊贩的蟊贼,逃跑时被路人追上,双方扭打后都指认对方是贼,自己是见义勇为。
摊贩夜盲眼辨认不清,周围又无人证,于是来衙门求分断。
他命这两人夜里在县衙门口道路上赛跑,输者为贼。
有告叔嫂背兄通奸的,他判兄休嫂,小叔出赔偿金给兄另娶,再判被休的女子嫁给小叔,两边分家,总之不准按旧习沉塘。
女子多宝贵,夏津人口繁衍的重任就靠她们了,眼下正愁人口的知县大人只恨不得男男能生子,还发通告给全县,凡孕妇皆可领麦一石,作为生育补贴。
好在除了失手致死或斗殴伤人的案子,真正的恶性人命案件极少,毕竟全县就那么点人,互相都知根知底。
况且春耕在即,贵如油的春雨几乎天天在下,夏津的田野里灌溉着久违的希望,与新来的知县大人一样振奋人心。
沟渠在挖通,水车在搭建,树苗正栽种。
运气好的话,百姓们还能在田间看见披蓑戴笠的知县大人,正与下属官吏指点着需要修整的道路。
“——给你花花,奴奴摘的。
”一个五六岁的女童不知从哪个树丛后钻出来,拽住了知县大人的袖子,仰头递上几枝开小紫花的通泉草。
追着她的中年农妇脸都吓青了,语无伦次叫:“囡囡快回来……大老爷恕罪……囡囡别碰,手脏!哎呀你还乱抱,再不回来揍你……大老爷饶命啊!”
叶阳辞朝农妇笑着说了句“不碍事”,弯腰单臂抱起女童,接过花枝插在自己的蓑衣上,又从怀中摸出一包随身携带的饴糖,塞进她手里。
“给你,花的回礼。
”叶阳辞掂了掂臂间重量,“有点轻啊小丫头,饭吃得饱吗?”
女童摇头,往嘴里塞着糖,口齿不清地说:“好吃。
”
叶阳辞吩咐身边胥吏:“给他们一斛麦子。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
直到女童被送回怀中,农妇仍瘫坐在地上发愣。
胥吏连说了两遍“把里、户报给我,回头给你们家送麦子”,她才如梦初醒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