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农药致死?”(3/3)
的能力,她觉得很满足。
只是画像的神奇能力,她依旧没有琢磨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个能力是那次公交车爆炸案从医院苏醒后她忽然获得的,她以前认真学过画,也画过人的头骨,但是绝不会凭空产生刑侦画像的本领。
而且这种刑侦画像的本领并非百试百灵,例如她走在大街上,当她对行人的脸不感兴趣时,绝不会在他们的脸上产生任何回应,如果她对一张脸产生浓厚兴趣,那么这张脸上就会出现金色的流光,快速勾勒线条。
这种金色流光不单单在引导她画像,而且会引导出一些案情的线索,虽然很隐晦,但就像纷杂线团的线头,一旦找到,无疑可以抽丝剥茧找到真相。
她百般疑惑这一切时,又无比欣喜,不管如何,只要能够帮助她破案,这些本领无疑是她现在最需要的。
疏梅终于享受了一段朝九晚五的日子,没有大案子时,生活规律了许多,每天上下班都能尝到李老师的手艺,而且晚上还能陪老夏唠唠嗑。
两周后的一天早上,她带着一份豆浆和包子到了办公室,不急不慢吃起早餐,昨晚和同学聚会,无奈喝了两杯,没想到晚上反而没睡好,她今天起晚了,把早餐带到了办公室。
曲青川忽然走进办公室,喊道:“大家出发了,有命案!”
一段时间没有命案,心境几乎平静的李疏梅忽地紧张了起来,大口喝下一口豆浆,包在嘴巴里竟难以咽下。
她紧急收拾起装备,对讲机、笔记本、警官证、手铐等等,跟着大部队一起出警。
上车后,坐在后排的费江河问:“什么案子老曲?”
曲青川说:“东阳农药厂出事了,男性死者,在厂内遇害,死状诡异。
”
“不会是农药致死吧?”马光平疑惑道。
东阳农药厂坐落在秦东市经济开发区,那片基本上是郊区,居民少,大部分是厂子。
秦东市公安局在行政区边上,因此过去一趟也要一个多小时。
所幸已经过了早高峰期,交通并不拥堵,车子一路前行,出了市区,速度加快,祁紫山开车技术不错,进入郊区后路面不好,但李疏梅仍旧感觉很平稳。
很快车子赶到了事发的农药厂门口,这附近有一片厂房,刚才从车玻璃窗往外望,李疏梅发现,这里厂房都很老,房子都是八十年代建筑,普遍都是白墙斑驳的平房。
农药厂是其中并不显眼的建筑,在一片梧桐树后面,露出了农药厂的招牌,门柱上挂着“东阳农药厂”五个大字头,门柱旁是保安室,此时门口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停着三五辆警车,三名民警正在看守。
李疏梅跟着大部队下车,民警率先喊了一声:“曲队!”
曲青川问:“事发现场在哪?”
一位中年民警上前主动与曲青川热情握手说:“曲队,我是东阳区分局民警詹平,叫我老詹,我们分局接到报警电话我就赶过来了,我带你们进去。
”
“好。
”曲青川和老詹沟通了两句后让老詹带路。
由于案件复杂,分局第一时间将案件移交了市公安局,老詹应该是接到报案后前来保护现场。
一群人钻进警戒线,里面的空间并不大,是一片操场,像普通小学那么大。
操场向里延伸出一条路,两边遍种梧桐,梧桐掩映着白墙平房,唯独有一栋楼是两层楼红砖建筑。
奇怪的是,这片厂区的操场和道路,却铺上了不少黄叶,今天是十一月二十八号,属于深秋,黄叶落地不奇怪,奇怪的是堆落得有些多,就像从未有人打扫,踩上去就像踩在厚厚的毯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边走时,老詹用手一指,介绍起来:“曲队,死者就在二楼办公室里,那座红色的楼是办公楼,死者是一名技术专家,昨晚他在厂里值班。
今天早上,厂长闻讯就赶了过来,现在在二楼一间办公室。
还有一名保安,在另一间办公室,昨晚他一直在厂里值守,今天早上就是保安报的警。
”
李疏梅抬头朝二楼望去,在绿荫下,那是非常静谧的一座小楼,四周有比它更宽阔的厂房,但小楼因为红墙的原因而显得更显眼。
费江河问道:“厂里除了大门还有其他出入口没?”
“没有,”老詹摇头道,“待会你们可以四处转转。
”
走上红墙楼的二楼楼梯时,曲青川问:“这厂子是不是效益不太好?”
老詹说:“对,去年出了点事,厂子就基本处于半关停状态,当时还是我们分局和高丰县局共同办理的,不过没想到,时隔一年,又发生了命案。
”
李疏梅跟在后面听着他们的对话,她刚才也有所观察,虽然厂区环境优美,但明显看得出来很萧条,厂区的路就好像荒废了很久,最主要一点是,厂里发生了命案,厂门口却没有任何动静,像这样的厂子,如果发生了大事,厂员工不可能知道的比公安晚。
今天是周日,是国定假日,即便放假,但对于有经济效益的农药厂,加班的应该也不少,所以厂子的效益应该出了问题。
联想到老詹说的“去年出了事”,李疏梅也很好奇,是什么事能让一个厂子萧条至此。
“是出了什么事?”曲青川一边走一边问。
老詹回道:“去年高丰县大坪村村民发生集体农药中毒,死了两个小孩,当时村民们闹到了厂里,原厂长引咎迟职,厂里产品也面临滞销……”
-----------------------
作者有话说:感谢大家的支持,新案子开始了,求求大家的鼓励和营养液~
——————
《梦》(Adream),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932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以毕加索的情人玛丽(Marie-ThérèseWalter)为原型创作。
《橘子,柠檬和蓝色手套》,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1889年创作的一副静物油画,现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