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这是要袭警?(3/3)
疏梅小跑了过去,那女人见了,对她喊了一嗓子:“我什么都不知道,别问我。
”
李疏梅捏着嗓子装可怜说:“阿姨,我们一群人连早饭都没吃呢?商店为什么就关了门啊,老板娘一家去了哪?”
中年妇女没理她,依旧赶催着小鸡入笼,小女孩也不知道听出了啥,怔怔地站在那儿瞅着她,大眼睛漆黑明亮,特别可爱。
李疏梅温声问:“妹妹,你叫什么?”
“……我叫玲玲。
”
“玲玲,真好听呀。
”
“姐姐,你是不是饿了?”小女孩主动问她。
李疏梅笑了笑,正想回答,中年妇女朝她睃了一眼:“她一早带孩子去县里了,问多了我也不知道。
走走,玲玲,回家了。
”
鸡入笼了,中年妇女将小女孩拉回了家,不远处,一个同龄小男孩在喊:“玲玲,有好吃的要不要吃!”
小女孩回了一声,挣脱中年妇女的手跑开了。
李疏梅一回头,才发现祁紫山站在她身后不远处,两手插在冲锋衣的口袋里。
她走到他身旁说:“问到了,老板娘早上带孩子去了县里。
”
“刚听到了,走,和曲队说一声。
”
李疏梅的视线从他耳朵上的助听器上落下来,她以为这个没那么好用,没想到他听清了。
曲青川给了初步判断,老板娘可能真有事,先不要乱阵脚,今天还得继续在村里做好摸排。
马光平说:“老曲,你没觉得,今天大家都很抵触我们?”
曲青川皱了下眉,“对,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了,但不能不做啊。
”
聊着时,天忽然就下起了雨豆。
“走走,去拿伞。
”曲青川喊。
几个人手掌遮着头就往车那边跑。
拿到雨伞后,雨也越下越大,逐渐变成了暴雨,暴雨的山村里,几乎所有的树木都在摇晃,脚下的泥路一眨眼就成了水洼。
高一脚低一脚的踩着,大家只能撑着伞,继续调查,也想顺便进屋躲雨,没想到,没有一户人家开门。
怎么敲都不开门。
李疏梅鞋子和裤脚已经湿透了。
几个人只能又折回到了车里,李疏梅只觉得浑身透凉,冷得不行。
车窗外依旧哗啦啦地下着雨幕。
下午一点钟,雨停了,山村里恢复了宁静,所有的地方都像是裹了一层水泡,雾蒙蒙的。
雨后另有一番景色,但没人有心情观赏。
下了一场雨,气候更低了,而摆在大家面前还有一个问题,没吃的,这次来村里,车上没带任何食物,何队他们也没带。
原本也是想在小卖铺买一些。
祁紫山和田阳只得挨家敲门找村民买点食物,结果都吃了闭门羹,人家就是不开门。
祁紫山回来后说:“喊破了嗓子,里面的人就是装着不听。
”
“两点多了,”马光平叹道,“不吃东西倒也挨得过去,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
“先回镇里吧。
回去想想。
”曲青川终于妥协了。
李疏梅感觉自己已经饿过头了,没了明显的饥饿感觉,就是浑身冷,冷得难受,嘴唇就那样不自觉打着哆嗦。
又加上她有点轻微低血糖,饥饿让她产生微微的头晕,口袋里没有糖果,她只能硬撑坚持。
车子往回开,她只想回去好好洗个热水澡,吃点甜的。
半路,车子突然停了,马光平爆了句粗话,原来前方的路断了。
这条并不宽敞的泥路是靠着山坡的,山泥从坡上滑了下来,压在了路上,像一座巨大的坟坡,把大半边路盖住了。
路外面是峭壁,下面是雨后湍急的河水声。
曲青川躺在椅子上,露出绝望的眼神。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窘境,荡漾在李疏梅的脑子里。
何道勤在“坟坡”前转了一圈后,走到车窗口对曲青川说:“曲队,我联系下县里工程队来处理,但是一时半会可能过不去。
”
“估摸多久?”
“少则三五个小时吧。
”
“三五个小时?”马光平苦笑,“不如回村里搞几把铁锹,我们自己铲。
”
祁紫山笑说:“老马,吃的都要不到,还能要到铁锹。
”
在他们谈笑时,曲青川对窗外说:“何队,你尽量催催他们。
我们先回村里等吧。
”
重返大坪村,曲青川吩咐直接将车开到小卖铺前的那棵大樟树下,就在那儿等。
等什么呢?就是等路修好。
在车里等愈发冷了,又加上饥肠辘辘,李疏梅只觉浑身都没了精神,像是生了病。
他们的感受大概差不多,何道勤问要不要抽烟,几个人下去抽烟了。
祁紫山留在车上,回头问:“疏梅,你冷不冷?”
“还好吧。
”李疏梅感觉整个下半身都冷透了。
“要不下去走走吧,热一点。
”
李疏梅答应了,下车揣着袖子在大樟树下打转,嘴唇乌乌的,祁紫山看了她一会儿,眼睫下垂。
转了好几圈,她感觉脚底不那么冷了,不是热,是有些麻。
正当这时,乌压压一群人朝这边走来,李疏梅停下脚步,凝望过去,都是村里的村民,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愤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曲青川他们默默扔了手里的烟,不明所以地,望着“山雨欲来”的人群。
至少三十多人,有男有女,壮年男人居多,这架势就像是来打架般,李疏梅联想起当初他们围堵东阳农药厂的画面。
“袭警?”马光平吐出一句冷不丁的话,也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他们很凶——李疏梅记得方雅雯说的那句话。
虽说“袭警”有些不可能,但他们绝对不是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