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3)
暖阳高悬,盛菩珠踏进议事厅时,大夫人秦氏已端坐在堂前的圈椅上。
见她进来,秦氏竟亲自起身相迎,脸上堆着十二分笑意,从未有过的热情。
“菩珠,好孩子,这段时日累着你了。
”
“你来得正好,今儿一早我吩咐王嬷嬷炖了汤,现在温度正好。
”
秦氏亲热挽住盛菩珠的手,朝王嬷嬷抬了抬下巴:“是茯苓乳鸽汤,添了些枸杞点缀,你看看喜不喜欢?”
王嬷嬷炖得一手好汤,这是府里人都知晓的事。
盛菩珠对于秦氏突如其来的热情,她不着痕迹地抽回手,顺势拿起清客怀里抱的账册:“这些是今年庄子里送来的部分账册,还有这个月的预计的开支用度,伯娘可要先看看?”
秦氏眼中笑意更深,从王嬷嬷手里接过食盒:“好,账册不急,好孩子你先喝汤。
”
青瓷盏中的汤色呈乳白,浮着几粒枸杞,一看就是用心思的。
盛菩珠推脱不过,执起汤匙,浅浅尝了一口。
“味道极好,让您费心了。
”
“我们是一家人,哪有什么费心不费心的。
”秦氏眼角笑纹舒展,“你若喜欢,我让王嬷嬷天天给你炖。
”
盛菩珠红唇微微一抿,舌尖还留着茯苓甘淡平和特有的木质香气,手里汤匙慢悠悠地搅动,没有应声,但也没有拒绝。
秦氏也不恼,反而笑得愈发的热情。
“账目的事也不着急。
”
“今儿我来得早,议事厅的事就擅自做主先替你处理了,菩珠若是有空,不妨去听涛居陪我坐坐。
”
秦氏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盛菩珠自然不好拒绝。
而且秦氏这人,虽然性子有时候不太好,但到底也是百年谢氏娶进门的长媳,该有的体面和教养,正常时候她还是有的。
盛菩珠眼睫微垂,余光扫过厅堂恭敬站着的管事嬷嬷们,听涛居安静,确实比这议事厅更适合说话。
“自然是好的。
”她朝秦氏福身,大方应下。
穿过抄手游廊,听涛居早已得了吩咐,备好一应茶点。
秦氏亲自执壶,给盛菩珠添茶,很自然提到:“听闻你独爱霍山黄芽,正好我家二郎也同样偏爱,听涛居常年都备着。
”
茶香氤氲,遮了盛菩珠的眉眼。
秦氏口中称呼的二郎,自然是她的次子谢既言。
因为寿康长公主前头有两个没能出世的孩子的缘故,谢执砚在府中行三,若按照谢氏主支这一脉,谢既言对外,应该算作谢家五郎君。
盛菩珠垂下眼眸,清透的茶水映出她漂亮精致的五官。
秦氏自顾笑了笑,语调温和道:“之前明淑病了,我那时太忙,也抽不出空去探望,现在想来心里总觉过意不去。
”
“我知你懂事最贴心不过,执砚有福气,只可惜我家既言眼看二十了,连亲事都不曾定下。
”
“菩珠,好孩子。
”
“我也不遮遮掩掩,就算是伯娘求你了。
”
“你看,明淑的年岁也不算小了,与其别处相看,还不如找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家,你能不能私下替我问问明淑的意思?”
窗外好似又下起雪来,树影婆娑,沙沙声几乎把秦氏无声的叹息全部盖住。
盛菩珠低头喝茶,许久才道:“二妹妹性子倔,并不是我说了她就能听得进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