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3)
盛菩珠的眼睛很黑,长睫下垂,挡住了眼瞳里的翻涌的情绪。
许久后,她缓缓坐直身体,抬起头望向寿康长公主那双几乎和谢执砚一模一样的凤眸,幽深沉静,一眼望不见底。
“那圣人。
”盛菩珠背脊挺直,目光很坦荡:“会顺从朝臣之意,过继安王之子为嗣吗?”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长房与他们不和,可能从很早的时候,谢举元就已经和安王共谋,若不是老夫人强行分家,谁也无法预料靖国公府会不会折在这一场,相当于是豪赌的算计中。
“菩珠,你怎么看?”
寿康长公主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意味深长的笑意,甚至是很随意地用手支着脑袋,慢悠悠反问。
与聪明人说话,无需过多迂回和铺垫。
盛菩珠听懂了,手掌心无声握紧又松开。
圣人对寿康长公主的兄妹之情是扭曲偏执的,他若真误以为谢执砚非谢氏子孙,那么在失去太子后,圣人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在圣人的认知里,恐怕谢执砚身上流着最纯粹的萧氏血脉,又自幼被召入宫中亲自教导,在他那扭曲的认知里,甚至把寿安长公主唯一的孩子,当作了某种意义上完美无瑕的“继承人”。
天时地利已有,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推波助澜,给寿康长公主换一个新的身份,眼下所有的一切就会变得合理起来。
但凡是人,就不会允许任何人的觊觎。
至于萧叙安,谁又能说他不是一块完美的试刀石呢。
“儿媳觉得不会。
”盛菩珠皱了皱眉,声音笃定。
“你看得很透,立储之争,绝不会像朝臣所希望的那样简单。
”寿康长公主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淡淡补充道:“安王谋划多年,连最亲手足的性命都可以牺牲,太子中毒圣人连你都宣进宫中,唯独放过安王。
”
“他不是不动安王,而是需要借用安王之手,逼我屈服。
”
说到这里,寿康长公主忽然冷笑一声:“萧氏近百年笼罩不散的诅咒,便是子嗣不丰,且多有早夭体弱之症,无论是圣人,还是安王,他们真正需要能为此屈服的是,拥有一个身体健康能稳固大燕江山继承人。
”
“太子能勉强一用,但在萧氏族人眼中,他并不是完美的储君。
”
“那……”盛菩珠深吸一口气,这一颗心跳快得像是随时会停止。
一个极其可怕,令她遍体生寒的念头骤然冒上来,连声音都在颤抖:“那太子殿下中毒,背后是否有?”
盛菩珠语速很慢,却不敢把话说全,那双压着惊色好似会说话的眸子,已将未尽之意表现得明白。
太子中毒,是不是圣人默许,甚至是纵容?
寿康长公主顿了一下,难得变得沉默。
既然在盛菩珠以为对方不会回答的时候,寿康长公主才微微把身体前倾,语气复杂难辨:“应该不是。
”
“那个男人,他虽然是个执念深的疯子,但是对九郎……从出生的那一刻,还是寄予过厚望的。
”
寿康长公主在心里叹口气,很浅地笑了一下:“九郎是他名正言顺的嫡子,亲手扶上储位的继承人,即便体弱,令他时有失望,但虎毒……尚不食子。
”
“当年鹤音那样小的年纪,就被他不留情面送往玉门关,无非是钦天监算出,鹤音与九郎一母同胞但八字相克,想要九郎活得长久,公主不能留在长安。
”
“皇后在紫宸殿跪了整整三日,也未能求他回心转意。
”
这并非寿康长公主为那个男人开脱,而是基于对那扭曲人性最后的仁慈,太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