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3)
卫,而且兴庆宫的地势,本就易守难攻。
一行人沿着宫道疾行,刚绕过池畔的太湖石,好巧不巧,端阳长公主遇上。
看着不像偶遇,更像是等候已久。
“寿康姐姐,不知是要前往何处,不如带上妹妹一起可好?”
“这宫中兵荒马乱的,也有个照应。
”
端阳长公主提着裙摆快步上前,语调笑吟吟的,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柔弱。
寿康长公主脚步未停,只是侧眸深深看了她一眼。
沉默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寿康长公主便收回视线:“你要跟,就跟着吧,但记得看好你身边的内侍。
”
“是,妹妹知道。
”
前往兴庆宫的路上,各宫皆胡乱不堪。
有宫人抱着匆忙收拾的细软,像无头苍蝇般乱窜,更有那胆小的宫女内侍,吓得瑟瑟发抖,蜷缩在宫墙根下不知所措。
好在,等他们一行人离兴庆宫越近,周遭变得越发安静,与远处的喊杀声相比,这里平静得仿佛今夜什么都没有发生。
“按照谢世子的吩咐,早早给太后娘娘喂了安神汤,已经歇下了。
”
伺候的嬷嬷上前行礼,又命人端了热茶和点心。
太子妃魏沅宁正坐在外殿的软榻上,怀中抱着年幼的小公主青女。
一岁不到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寻常的氛围,之前应该哭过,眼睛红了一圈,有些不安地缩在魏沅宁怀里。
“你抱着孩子,不必起身,我们都好。
”
寿康长公主走上前,目光温和落在魏沅宁略显苍白的脸上,轻声问道:“可有吓着?”
魏沅宁摇摇头,声音还算镇定:“这几日我都带着青女住在太后娘娘宫里,娘娘喜欢青女,并未多想。
”
寿康长公主叹气:“比起当年先帝时的腥风血雨,这算什么,不过是小打小闹,皇后娘娘恐怕只是装作不知,她还没糊涂到这种程度。
”
“不过你莫放在心上,含元殿有三郎,鹤音在宫外,等天亮,一切就结束了。
”
魏沅宁应“是”,眼中终于露出几分笑意。
盛菩珠环顾四周,发现兴庆宫的守卫森严,那些身着玄色铁甲侍卫,明显不是宫中禁军,每个人周身都散发着久战沙场的凛冽之气。
她心中暗惊的同时,自然也长舒出一口气,也不知谢执砚用了何种方法,竟将玄甲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到了太后宫中。
比起寿康长公主的自得,端阳长公主自入兴庆宫后,便独自选了个稍远的角落坐下,她垂眸饮茶,也不说话,仿佛置身事外。
直到许久,她忽然抬起头,红唇漾开意味不明的浅笑,看着寿康长公主问:“阿姐,你带着我一起,难道就没什么想问我的?”
端阳长公主放下茶盏,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语气自嘲:“阿姐就不怕我让我通风报信?毕竟,如今在外面谋反作乱的,可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兄长安王。
”
寿康长公主闻言,并不恼,她好整以暇理平袖口上的皱褶,淡淡反问:“那端阳,你可有什么话,是要主动交代的?”
端阳长公主先是一愣,然后涩然道:“有些事覆水难收,此刻再说,倒是显得我自作多情了。
”
她陡然看向一旁安静沉默的盛菩珠,眼中情绪复杂,声音不自觉柔和几分:“菩珠会不会怪我?”
盛菩珠笑了笑:“姨母言重,您对我一直很好,当初琳琅阁筹备,也是有您的慷慨相助。
”
她顿了顿,声音渐渐沉下去:“若真要说对不起,那最该被致歉的,或许是长宁郡主才对。
”
“那糕点,您就算一开始不知道,但宁王自缢,安王把自己藏得好,您后来应该猜到是谁下的毒,但您依旧没有护下长宁。
”
端阳长公主沉默点头,目光看向窗外。
遥远宫墙外,隐隐传来模糊的厮杀声,她起身来,步履轻盈地走到盛菩珠面前,微妙的距离,仿佛一伸手,就能将对方拥入怀中。
电光火石间,变故陡生!
只见端阳长公主手腕一翻,一柄寒光熠熠的短匕竟从她宽大的袖袍中滑出,动作快得只留下一抹残影,锋利的刀尖,直直朝盛菩珠的心口刺去。
“苍官。
”寿康长公主只来得及朝外喊道。
魏沅宁惊骇得,尖叫一声。
眼看那淬毒的刀尖,即将没入盛菩珠的衣衫的刹那,端阳长公主的手腕却以一个极其诡异的角度猛地一拧,她整个人借着冲势倏然转身,凝聚了她所有力气的匕首,最终——
“噗嗤!”利刃穿透皮肉的声音是沉闷的,匕首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