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逃离(2/3)
莫不惊视。
钱之所佑,吉无不利。
何以读书,然后富贵。
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空版至虚,而况有实;嬴二虽少,以致亲密。
由此论之,谓为神物。
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入紫闼。
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
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
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
谚曰:“钱无耳,可暗使。
”又曰:“有钱可使鬼。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
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
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
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故曰:“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
”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
凡百君子,和尘同光,上交下接,名誉益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意思就是:过去神农氏死了以后,黄帝、尧、舜便教导人们耕作养蚕,后来在交易中就以使用丝织品为主。
有非常聪明的人先知先觉,便改变了交易的方式,他们开出一座铜矿,然后俯视大地,仰观上天,将铜铸成了叫做“钱”的东西。
因为天圆地方,所以把铜钱里面的孔铸成方的,好像大地;把铜钱外面铸成圆的,好像天穹。
钱作为一个实体,有天也有地。
它的内部效法地的方,外部效法天的圆。
把它堆积起来,就好像山一样;它流通起来,又好像河流。
它的流通与储蓄,都有一定的规则。
在街市上使用会很方便,不用担心他有所损耗。
它很难腐朽,好像那些长寿的人;它不断地流通却不会穷尽,就像“道”一样运行不息,所以它能够流传这么久。
它对于世人,如同神明宝贝,大家像敬爱兄长那样爱它,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孔方”。
没有了它人们就会贫穷软弱,得到了它人们就会富足强盛。
它没有翅膀却能飞向远方,它没有脚却能到处走动。
它能够使威严的面孔露出笑脸,能使口风很严的人开口。
钱多的人干什么都能占先,钱少的人便得乖乖地排在后面。
排在前面的人就是君长,而排在后面的只是臣仆。
那些作君长的富足并且闲钱很多,而那些作为臣仆的贫困并且钱财远不够用。
《诗经》里说:“富人哪,总是那么欢乐;孤独的人,好可怜!”难道指的就是这个吗?
“钱”得名于“源泉”的“泉”,所以百姓每天都要用到它,钱的源泉是不会缺乏的。
再远的地方它也能去,再深的地方它也能到。
那些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在学校中总是疲倦得打不起精神,对于清谈一事也极厌恶,每遇清谈之类的事,便瞌睡得不行,可是见到孔方兄便不同了,没有人不惊醒凝视的。
钱所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庇护,可以说是吉祥没有不利的。
为什么要读了书以后达到富贵呢?只要有钱,就会有享不尽的功名利禄。
照这么说来,钱这东西可真是神物了。
它没有地位却受人尊敬,没有势力却那么红火,它能够推开富贵官宦之家的朱门、紫闼。
有钱的地方,可以化危机为平